岁暮他乡感寂寥,况闻壮士志冰销。
承平易说输肝胆,世乱谁堪任斗刁。
叔季民风关气数,偷安兵卒转骄嚣。
吾曹空抱忧时意,万斛愁丝绕寄寮。
【注】岁暮:一年将尽。他乡,客居异地。壮士志:指有志之士。冰销:意志消沉。易说:容易理解。承平:太平之时。斗刁:斗智角力。叔季:衰微之世。民风:民俗风俗。关气数:关系国运。偷安:苟且求安。寄寮:寄居在官舍。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隐后。当时作者已是“老病昏昏”的垂暮之人,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对时事忧心忡忡。
首两句“岁暮他乡感寂寥,况闻壮士志冰销”。岁末他乡,更令人感到孤寂;听说壮士的意志已经消沉下去,不禁为之叹息。这两句是全诗的开头和基础。
三、四句紧承前二句而来,由感慨个人身世写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承平易说输肝胆”,在太平时期,人们能够坦诚相见,肝胆相照,互相信赖。而如今世道混乱,谁还堪当重任!“世乱谁堪任斗刁”,在动乱的时代,谁还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责任呢?“斗刁”指争斗之事,这里比喻乱世纷争。“叔季民风关气数”,衰微之世的风气与国运息息相关。“偷安兵卒转骄嚣”,苟且偷安的士兵反而变得骄横跋扈起来。这里“兵卒”指的是士兵。“寄寮”即寄寓在官舍中,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五、六句“吾曹空抱忧时意,万斛愁丝绕寄寮”。“吾曹”代指作者自己,“忧时意”是忧念国事之意。“万斛愁丝”形容愁绪之多,难以解脱。作者用“愁丝”来描绘自己的心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忧虑。
最后两句“叔季民风关气数,偷安兵卒转骄嚣”,总结了前面所描写的内容,指出衰微之世的风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那些苟且偷安的士兵反而变得骄横跋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