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侨寓一年过,重九迎神肩背摩。
往日酬恩勤许愿,今朝礼拜报除屙。
漫夸泰顶登高处,合道溪边寻菊阿。
踽踽独行空怅望,无花无酒叹嗟跎。
【注释】
重九:指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饮宴的习俗。壬戌:年号,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东亭:作者住所名。
侨寓:寄居。
肩背摩:肩膀和脊背都磨破了。
酬恩:报答别人的恩情。
许愿:许下心愿。
除屙:排泄粪便。
泰顶:指泰山的顶峰。
合道:合乎道理。
溪边:山脚下的溪水旁。
踽踽(jù jù):形容孤零零的样子。
怅望:惆怅地眺望。
嗟跎(tuó):感叹流逝的时光。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诗人流寓江州期间,是一首描写作者重阳节时登高赏菊、酬报旧恩、抒发感慨的五言绝句。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前四句写诗人重阳节时的行踪与心态;后四句则抒发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东亭侨寓一年过,重九迎神肩背摩”,写诗人在东亭中暂居一年,重阳节时又去迎接神灵。这里,“迎神”二字表明了节日活动的性质,而“肩背摩”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为迎接神灵而劳累的情形。颈联“往日酬恩勤许愿,今朝礼拜报除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昔日的辛勤劳动的回报以及对今日生活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突出了作者对过去的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辛酸。尾联“漫夸泰顶登高处,合道溪边寻菊阿”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能够攀登到山顶,但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菊花之地。这里的“泰顶”、“合道”、“溪边”、“菊阿”等关键词,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把握每一个机会,同时也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和无力感,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