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入毫芒意欲翩,日中谛审笔如烟。
除将工整消浮躁,入妙何妨色太妍。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细入毫芒意欲翩,日中谛审笔如烟。

除将工整消浮躁,入妙何妨色太妍。

注释:

细入毫芒意欲翩:细细地进入细微之处,意态轻盈地飞舞。毫芒,指毛笔的尖部。翩,飞腾的样子。

日中谛审笔如烟:在阳光下仔细地观察,笔迹仿佛烟雾一样飘渺不定。日中,日光之中,即阳光下。谛审,仔细观察。笔如烟,指笔迹如同烟雾般飘渺。

除将工整消浮躁:除去那些追求工整的作品,消除其中的浮躁之气。除将,除去,这里指的是去除。

入妙何妨色太妍:进入精妙的境界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色彩太过艳丽都没关系。入妙,指进入精妙的境界,这里指的是达到一种高超的水平。色太妍,指过于艳丽的色彩。妍,美好、艳丽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同(苏轼)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画,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细入毫芒意欲翩”,诗人首先描绘了画作的精细程度,毫芒,指毛笔的尖部,细入毫芒则说明画作的线条非常细腻,仿佛一根根毛发般清晰可见。意欲翩则是形容画中人物或景物的动作轻盈而优雅。

颔联“日中谛审笔如烟”,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阳光下的画面。笔如烟则形象地描绘出阳光下,画作的光影变化和色彩斑斓的效果,仿佛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颈联“除将工整消浮躁”,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追求工整的作品可能会让人感到浮躁不安。这里的“除将”可以理解为去除或者排除,而“工整”则是指绘画作品中过于注重细节和形式的表现。

尾联“入妙何妨色太妍”,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要能够进入到精妙的境界,那么过分追求色彩的艳丽也是可以接受的。这里的“入妙”可以理解为进入精妙的境界,而“色太妍”则是指过于艳丽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作的细节和光线的变化,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