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花魁出众芳,岭头数点露春光。
牧童樵子交相问,道是南枝早向阳。
【注释】
- 梅花(古梅):指梅花的花朵。
- 花魁:花中第一,比喻最美丽。
- 岭头:山岭上。
- 数点:点点。
- 牧童樵子:放牧的小孩和砍柴的老头儿。
- 早向阳:迎着太阳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古梅在山岭上的傲骨形象,赞美了它的坚韧与不屈。诗中的“独占”、“出众”等词语,表现了古梅独特的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牧童樵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古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独占花魁出众芳,岭头数点露春光。
牧童樵子交相问,道是南枝早向阳。
【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古梅在山岭上的傲骨形象,赞美了它的坚韧与不屈。诗中的“独占”、“出众”等词语,表现了古梅独特的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牧童樵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古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注释】 蟠梅:一种梅花,枝条盘曲。 树曲枝环久植根,冰霜历炼几晨昏:树木弯曲曲折的树枝围绕在一起,长久地扎根生长在寒冷的冰雪之中,经受了严寒的历练。 桠杈古干形多怪,仿佛蟠龙绕故园:树桠交错,老干奇特,形态怪异,就像一条蟠曲的巨龙绕着古老的庭院盘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咏赞对象,描绘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 首句“树曲枝环久植根”,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自喻。全诗通过“寒花开遍”、“仙妃”“绿衣”“女神”“九烈”“重帏”等词语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感。 “寒花开遍似仙妃,不著红裙着绿衣”:寒梅盛开,开得如仙女一般美丽,没有穿红色的裙子却穿着绿色的衣服。仙妃,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寒梅,指梅花。这两句诗是说,寒梅盛开,开得非常美丽,但它们并不是穿红裙而是穿绿衣。仙妃是神话传说中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七绝,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劲节孤芳秉性真,堍花名相两相亲 - 劲节:形容古梅的枝干挺拔有力,如同铁杆一般坚强。 - 孤芳:指梅花独自开放,不与其它花朵争艳,显得格外清高、脱俗。 - 秉性真:指梅花具有真实的本性,不虚伪、不做作。 - 堍花名相两相亲:堍(tuǒ)指的是古梅的根,花则是梅花,两者相得益彰。 鸿篇赋就谁能匹
【注释】 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知是东皇深酝酿,红云捧出护窗纱。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遍布千家万户;梅花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娇艳,是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朵。我知道这红色的花朵是东皇太一精心酿造的,就像天上的红云捧着窗纱一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首句“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风拂过大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梅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活力的独特理解。 首句“浓画容颜淡画心”,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它的外貌,淡笔轻描却透露出了它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梅花外在的美丽,又强调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 第二句“枝头点缀浅兼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这里,“浅”和“深”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浅处的花瓣似乎在微微晃动
【注释】 1. 梅花:这里指古梅。 2. 丹霞:一种深红色,多用来形容晚霞。 3. 青云:古代认为天是青色的,所以称天为青云。 4. 手笔:指画梅花的手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诗作,通过赞美古梅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风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深深的敬意。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品高何事妒红裙”,诗人以“妒”字形容梅花的高洁品质
【注释】 续梅花百咏:即《梅谱》的序言。梅花百咏是宋人林逋所作,后被明代诗人王世贞编入《梅花集》。古梅:指古梅树。 廨舍香浓叶复稠:在官署里,梅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枝叶又繁茂。 一时名誉播扬州:一时之间名声就传遍了扬州。扬州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城市,也是宋代著名的文人聚集之地。 行看退食将花咏:不久之后,当人们休息吃饭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吟诵这首诗。退食,指官员休沐之日的膳食,即休假日的食物。咏
【解析】 1.众卉:众多的花草。无知:不知。却有知:也有懂得欣赏的。众卉无知,犹言百花。2.时乘阴:不时地趁着阴天。剥:剥落,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瓣凋落的样子。3.休云:不要认为。菊后花开尽:不要以为菊花之后就没有开过了。4.春到小阳玉满枝:春天到来的时候,梅花已经盛开了,就像白玉一样满树都是。5.赏析:此诗写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之傲骨,抒胸中之豪情
续梅花百咏古梅 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 素影和声何处去,香清韵远两多情。 注释与赏析: 首两句“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是说,梅花难道真的会落在江城的吗?是诗人用笛子吹奏梅花的曲子才使梅花显得更轻盈、更有韵味,仿佛飘然欲动一般。 第三句“素影和声何处去”中的“素影”,指梅花的白色花瓣,“和声”指梅花的香味。这句诗是说,那白色的梅花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那梅花的香味
注释:梅花不依赖栏杆外的露珠,只借纸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担心红罗将颜色掩盖,所以让玉版透着清凉的气息。 赏析:诗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追求。梅花不依赖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凭借自己的清新和芬芳来吸引欣赏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一顾和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注释: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 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梅花自喻,以梅花的傲骨比喻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 首句“谁识清标傍水滨”,意思是说谁能认识这清新俊逸的梅花,它生长在靠近水的岸边。这里的“清标”指的是梅花的优雅气质,而“傍水滨”则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 颔联“一枝映出两枝春”
【注释】 几:多少。皋(gāo):水边。絮:柳絮,指飘飞的柳絮。萍:浮萍,指漂浮的浮萍。傲:自豪。托:依傍。牢骚:怨恨之词。 【赏析】 此诗以咏物起兴,首二句写梅,次二句写柳,三、四两句自赞自慰,五、六两句写人。全诗借咏梅、咏柳以自况。 梅花与柳树都是春天里最有代表性的植物,而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梅花耐寒傲雪,独自开放,不畏严寒;而柳树则柔媚多姿,随地而生,容易枯萎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他生活在元末明初,是著名的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我们来解析诗句: 1. 官路迢遥达上京:官路迢遥表示道路遥远,上京即指首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通往京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2. 花开夹道护人行:花开夹道表示道路两旁开满了花朵,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人们在花海中行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玉作寒花铁作条:梅花如玉般纯洁高雅,如铁般坚韧不屈。这里的“玉”和“铁”,都是比喻梅花的高洁品质。 任霜雪压任风摇:无论严寒的霜雪还是猛烈的风雨,都无法阻挡梅花傲然挺立的姿态。这里的“霜雪”和“风”,都是形容环境恶劣,但梅花依然坚强地生长着。 耻同桃李芳菲斗:梅花不屑与桃花、李花争艳斗丽,它有自己的清高品格
【注释】 漏泄:泄露,透露。信转迟:消息传来晚了。冲寒:冒着严寒。仙梦:指梅花的清香和美丽。莫回:不要再回来。栏干:栏杆。十二遍依时:十二次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花。 【译文】 春光泄露的消息不如预期,梅花冲破雪层迎寒开放,香气四溢。不要回到梦里去,因为那已经太晚了,梅花已经开过。我一次次在栏杆旁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咏梅的诗作,作者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不畏风雪,坚韧不拔的精神
【注释】 白云深处:指深山中、云雾缭绕的深处,比喻高洁之地。月明乡:指皎洁的月光映照下的乡村,比喻高洁之地。玉骨珊珊:形容梅花枝干如玉般洁白晶莹,花朵如珊瑚般繁密艳丽。引梦长:暗示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莫谓芳魂米是幻:表示不要怀疑梅花的香气和美丽是虚幻的。清香一段绕银床:形容梅花的清香浓郁,仿佛飘绕在银色的床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