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一路素馨斜,云树中开处士家。
拓圃近山蔬带露,束篱为架豆争花。
春江水满凫频浴,僻地人稀犬不哗。
最羡先生无俗事,苦吟薄醉是生涯。
过太古巢呈迂谷先生
春来一路素馨斜,云树中开处士家。
拓圃近山蔬带露,束篱为架豆争花。
春江水满凫频浴,僻地人稀犬不哗。
最羡先生无俗事,苦吟薄醉是生涯。
注释:
- 春天来了,路旁的花朵都盛开了,香气扑鼻,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一样。
- 在云树之间,有一个开得正盛的地方士人家。
- 靠近山边的田地里,生长着带着露水的蔬菜。
- 用竹篱笆搭建的小棚架里,长着争相开放的豆子。
- 春天的江水满了,鸭子们频繁地在水中洗澡。
- 偏僻地方人少,所以狗叫的声音也不会很大。
- 我最羡慕先生没有世俗的事情,能够沉浸在诗书中度过每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时候,去拜访一位隐居的地方士人家,看到的景色和感受到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里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春来一路素馨斜”,以”素馨”喻指春天的气息,暗示了春季的到来。”斜”字则描绘了道路两旁花儿随风摇曳的情景,形象生动。
颔联“云树中开处士家”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家的环境和氛围。诗人通过对比云树和居所,突出了隐士家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
颈联“拓圃近山蔬带露,束篱为架豆争花”则展现了隐士家的生活细节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蔬带露”和“豆争花”等词汇,诗人不仅描述了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传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尾联“最羡先生无俗事,苦吟薄醉是生涯。”则是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评价和感慨。诗人认为,隐士的生活虽然没有世俗的事情打扰,但能够享受诗歌的乐趣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生活方式。因此,他羡慕那些能够过着这种生活的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也传达了他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