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说法锡先飞,一度南华久不归。
绝顶峰峦开法眼,嵌空蹊谷护禅扉。
木鱼声细留花雨,明月更深上钓矶。
可是攀援攀未得,清风竦竦动征衣。

【注释】

飞来寺:古名“仙掌峰”,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山堂说法锡先飞:指僧人锡先曾在此说法,故有此说。一说,指唐代诗人白居易。锡,姓;先,字也;锡先即白也。度,是佛教语,意为“悟道”。南华,指《庄子·逍遥游》中说的“南冥(海)”和“逍遥游”。不归:指未能归去。法眼:佛家语,指佛性,即真如本性。绝顶:山的极顶。开法眼:指佛性显现。嵌空:形容石崖深峻,空隙很少。蹊:小路。禅扉:僧房的门。木鱼声细:指敲击木鱼的声音细微,喻静心修炼。花雨:花瓣飘落如雨。明月更深:月色更加皎洁,深夜。上钓矶:到水边或湖边垂钓。可是:表疑问语气,可理解为是否、能否。攀援:指登山。未得:没有到达目的。竦竦:形容风摇树动的样子。征衣:远行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成都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飞来寺”为中心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了山寺幽静秀美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佛门生活的向往之情。

开头两句:“山堂说法锡先飞,一度南华久不归。”这是说,曾经在这里说法的和尚已经不在人间了;这里所说的“飞来寺”,就是当年白居易曾在这里讲佛经的寺庙。(飞来寺,又名仙掌峰,在今四川成都市北)

三、四两句:“绝顶峰峦开法眼,嵌空蹊谷护禅扉。”“绝顶峰峦”是指寺院所在的那座山峰,它高耸入云,巍峨壮观,仿佛一双明亮的法眼,向人们揭示着佛教的教义。“嵌空蹊谷”是指寺院周围的山路,曲折回环,深邃险峻,好像一道道坚固的护门。这两句写山寺的形势,表现了作者对于佛家的仰慕之情。

五、六两句:“木鱼声细留花雨,明月更深上钓矶。”“木鱼声细”是说寺院里敲着木鱼的声音很轻,好像是从天外传来的。“花雨”是指花瓣随风飘落像雨水一样,是春末夏初的景象。这两句写寺院中的清静景象。

七、八两句:“可是攀援攀未得,清风竦竦动征衣。”“可是”,表示反诘的语气,意思是说,我能够登上这座山吗?“清风竦竦”是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衣服。这两句写作者登高望远的愿望,表现了一种渴望自由的心情。

最后两句:“清风竦竦动征衣,可叹平生不得归。”作者用“清风竦竦”比喻风摇树动的景象,表达出他因不能实现愿望而产生的惆怅和无奈的情绪。“可叹平生不得归”是说作者平生都没有能够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成都的时候,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情趣的平淡、恬淡和安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