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宜初夏,朝朝众绿还。
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
饱饭残生愧,关门一味闲。
终难闻见灭,犹羡石能顽。
【注释】
小圃:小园子。初夏:初春时节,即农历正月或二月初。
朝朝众绿还:早晨的草木都长得郁郁葱葱。
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台阶上露水如水一样晶莹,树上的雾气仿佛山峰一般。
饱饭残生愧:吃了饭后觉得有点遗憾(惭愧),因为吃得太多了。
关门一味闲:关上了门,就感觉特别地悠闲。
终难闻见灭:终究难以听到鸟鸣的声音,看不见日光。
犹羡石能顽:仍然羡慕石头坚硬不屈的精神。
【译文】
小园林在初春时节,每天早晨草木繁茂的景象都十分美好。
台阶上有露珠晶莹如水,树上有雾气仿佛是座山峰。
吃饱了饭有些遗憾,因为吃得太多了;关上门后特别地悠闲自在。
终究难以听到鸟儿的歌唱,也看不见太阳的光芒照耀。
仍然羡慕石头坚硬不屈的精神。
【赏析】
《小圃》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小圃”之景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小圃,表现了其独特的美。
开头两句写小园子在初春时节的美好景象。“宜初夏”,点明季节特点,说明作者选择这个时间来描绘小园之美。“早朝众绿还”,以清晨时植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起兴,形象地表现了小园中万物生长旺盛、生机盎然的景象,为下面进一步描绘小园的美丽景色做了铺垫。这两句虽然只是对小园子的自然景观进行简单勾画,但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春天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画面。
接下来两句则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具体描述了小园中的景色。“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这两句将台阶上的露水与水中之水相比,将树间的薄雾比喻成山间之雾,生动地表现了小园里自然景色的清新、幽静之美。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丽景色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三段则转入对小园主人的情感体验的描述。“饱饭残生愧,关门一味闲。”这两句既表现了小园主人在饱餐之后感到的一丝遗憾,又表现了他闭门不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饱饭残生”并非真的指吃了太多食物而感到后悔,而是指他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同时,“关门一味闲”也表明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和向往。
最后两句则是对小园主人内心情感的抒发。“终难闻见灭,犹羡石能顽。”前句表达了他对无法听到美妙的自然声音、无法看到灿烂阳光的惋惜之情;后句则表达了他对坚韧不屈、始终如一的石头精神的羡慕之情。这两句虽然看似矛盾,但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以及坚韧不屈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小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小园主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