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徐泗漫经过,九逝英魂一荡摩。
永去南中淹日月,忽悲北向看山河。
屯淮列幕酣歌急,挟海崩云变幻多。
势转图穷惊匕见,远涂垂暮定如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出自他的《宿州道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萧条徐泗漫经过,九逝英魂一荡摩。”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这片萧条之地,徐泗地区经过,仿佛那些逝去的英雄们的灵魂也在此处徘徊、游荡。这里的“九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或英雄人物的离去,而“英魂”则是指他们的精神或魂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离去的哀伤和怀念。
第二句:”永去南中淹日月,忽悲北向看山河。”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英雄人物长久地离开了南方的故乡,以至于他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痕迹,如同日月般无法磨灭。当他们突然转身向北,看着那曾经熟悉的山河时,心中不禁充满了悲伤。这里的“淹没日月”形容了时间对他们的影响,而“北向看山河”则是他们思念故乡的情感表达。
第三句:”屯淮列幕酣歌急,挟海崩云变幻多。”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淮河一带,士兵们排列着帐篷,欢快地唱歌。然而,大海之中风云变幻,形势变得复杂多变。这里的“屯淮列幕”描绘了当时战争的景象,而“酣歌急”则表现了士兵们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第四句:”势转图穷惊匕见,远涂垂暮定如何。”
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形势的转变,战略图谋到了尽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而远方的道路即将结束,未来的局势究竟会怎样呢?这里通过“惊匕见”和“垂暮定如何”这两个词组,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和焦虑。
这首诗通过对徐州道中的所见所感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对战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忧虑。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山河”、“淮河”、“云霞”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