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无一溉苏穷壤,欲乞九河湔涕痕。
胞与斯民原妄念,孑遗末世自烦冤。
髓乾犹迫诛求令,时改方知湛濊恩。
水涩山枯夕阳尽,梦魂悽恻住荒村。

【注释】

①潼山村宿:指诗人在潼山(今属河南)的山村住宿之事。

②溉(jià):灌溉,施肥。苏:使恢复生机。穷壤:贫瘠的土地。

③胞与斯民:指百姓。妄念:错误的念头。

④烝(zhēng):古代祭祀用的干肉。末世:衰败的时代。烦冤:多事而烦恼。

⑤诛求令:指苛求征收。令:命令、法令。

⑥湛濊恩:深厚的恩泽。湛濊:深润广大,比喻恩泽广泛。

⑦水涩山枯:指连年干旱缺水。夕阳尽:指傍晚时分。

⑧住荒村:寄居荒村中,形容生活困苦。

【译文】

没有一滴水浇灌过这贫瘠的土地,想请求大河之水冲洗掉我流下的伤心眼泪。

百姓们原是无知妄念之人,如今沦落至末世,自会为琐事烦恼受累。

即使骨髓都干了,官府还逼得紧,知道要严刑酷法来榨取民脂民膏,才知道朝廷的恩德是那样深厚广大。

连年干旱缺水,连山都干枯了,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在梦中凄恻地停留在荒凉的村子里。

【赏析】

《潼山村宿》是一首五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首联“曾无一溉苏穷壤,欲乞九河湔涕痕。”写他来到潼山村宿,看到这里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连一点水都没有。想通过向政府要求解决水源问题来洗涤自己心中的悲伤和泪水。

颔联“胞与斯民原妄念,孑遗末世自烦冤。”写这里的人民都是一些无知妄念的人,而自己却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末世中,为一些琐事烦恼而受累。

颈联“髓乾犹迫诛求令,时改方知湛濊恩。”写即使是骨髓都快要干了,官府还逼得紧,知道要严刑酷法来榨取民脂民膏,才知道朝廷的恩德是那样深厚广大。

尾联“水涩山枯夕阳尽,梦魂悽恻住荒村。”写连年干旱缺水,连山都干枯了,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在梦中凄恻地停留在荒凉的村子中。

这首诗通过对潼山村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