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曙携琴片月孤,伤离未敢过门呼。
残年垂老他乡别,浊世穷儒万棘途。
颠倒狙公常赋芋,飘寥雁唳远将雏。
寒江何日扁舟发,解缆如闻杜老吁。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冲曙携琴片月孤,伤离未敢过门呼。
残年垂老他乡别,浊世穷儒万棘途。
颠倒狙公常赋芋,飘寥雁唳远将雏。
寒江何日扁舟发,解缆如闻杜老吁。

接下来我们对每句进行逐一释义:

  1. “冲曙携琴片月孤”:清晨时分,我带着琴,独自坐在月光下。这里的“冲曙”指的是黎明时分,“携琴”表示携带琴,“片月孤”则形容月亮孤单地悬挂着。
  2. “伤离未敢过门呼”:因为离别的悲伤,不敢去敲他的家门告别。这里的“伤离”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未敢过门呼”则是表达出作者不愿意打扰对方,怕打扰了对方的宁静生活。
  3. “残年垂老他乡别,浊世穷儒万棘途”:我在晚年被贬谪到了远方,身处浊世之中,成为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行走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这里的“残年垂老”指的是晚年时期,“他乡别”是指被贬谪到外地,“浊世穷儒”表示生活在混乱的社会环境中,“万棘途”则指布满荆棘的道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处境。
  4. “颠倒狙公常赋芋,飘寥雁唳远将雏”:我经常颠倒着弹琴,就像狙公一样总是自言自语;秋天的雁群在空中飞翔,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是在召唤雏鸟。这里的“颠倒狙公常赋芋”是说经常自顾自地弹琴,“赋芋”可能是指弹奏琴曲时的动作,也可能是形容琴声如同鹅的鸣叫声。“飘寥雁唳远将雏”则描绘了秋雁的凄凉景象,以及它们在高空中盘旋呼唤小雁的场景。
  5. “寒江何日扁舟发,解缆如闻杜老吁”:什么时候才能乘上扁舟回到家乡?解开船缆时,似乎听到了杜甫那深沉的叹息声。这里的“何日扁舟发”是问何时能乘扁舟返回,“解缆”即解开船缆让船开动,“杜老吁”可能是指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哀愁的七言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因事至沪后与挚友分别的情景,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人生道路、政治环境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知识分子的困境,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