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岸村移感旧经,荒江独夜酒微醒。
万端空后观忧患,结念孤时赘影形。
霜气穿茅灯飐飐,角声挟浪月冥冥。
天亲回首馀抔土,陌路逢人泪自零。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江边旅夜所作的。下面逐句解释:

  1. 崩岸村移感旧经,荒江独夜酒微醒。
  • “崩岸村”:指岸边的土堤崩塌后的村庄。
  • “移”:移动,迁移。
  • “感旧经”:回忆起过去的经书或经典。
  • “荒江独夜”:在荒凉的江边独自度过一个夜晚。
  • “酒微醒”:喝得不多,有些微醉的感觉。
  1. 万端空后观忧患,结念孤时赘影形。
  • “万端”:形容心中有许多事情。
  • “空”:空虚,没有实际内容。
  • “观忧患”:观察并思考忧虑和祸患。
  • “结念孤”:牵挂或思念某人(可能指的是自己)。
  • “赘影形”:比喻为某种情绪所困扰的形象。
  1. 霜气穿茅灯飐飐,角声挟浪月冥冥。
  • “霜气”:指空气中的霜。
  • “穿茅灯”:穿过茅草屋顶的寒风。
  • “飐飐”:风吹动的样子,这里形容霜气在茅屋上掠过的样子。
  • “角声”:指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 “挟浪月冥冥”:形容波浪声中隐约有月亮的光亮。
  1. 天亲回首馀抔土,陌路逢人泪自零。
  • “天亲”:上天的眷顾,可能是对家乡或亲人的怀念之情。
  • “回首馀抔土”:回头看去,只剩下一点点土地。
  • “陌路”:生人,陌生的地方。
  • “逢人”:遇到别人。
  • “泪自零”: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黄州江边的旅夜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首句通过描述崩岸村的变迁,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接着,“荒江独夜酒微醒”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夜晚饮酒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命运的思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霜气、号角声、月光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他心中的忧虑和不安,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