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思想任腾腾,已证禅天第一乘。
康济自家馀瀹茗,昭明一室且回灯。
晨趋却曲门多客,夜入萧寥院似僧。
咫尺不殊心境异,懒将公案问南能。
【注释】
夜起:夜晚起身。
康济:佛教语,指修得正果。
馀瀹茗:剩下的茶水。
昭明:即梁昭明太子萧统,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这里以“昭明”自比。
却曲门:回到曲折的门边。
院似僧:院子像僧人居住的地方。
咫尺不殊:虽然近在咫尺,但心境迥异。
公案:佛教用语,指佛经、禅机等。此处指禅宗公案。
南能:指慧能,中国禅宗六祖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丰七年(1084)冬夜在黄州所作。首联写诗人夜间起床,思想活动十分活跃,已悟到禅理。颔联写诗人在寺院中煮茶品茗,又回到僧舍里点灯读书。颈联写白天在曲折门前多客来往,夜晚入寺如同僧人一样清寂。末联写虽与僧人为邻却心不同,懒于探究公案,而向慧能请教。
首联“往来思想任腾腾”,是说夜间醒来后,思绪纷乱如风,难以收拾,因此起身去思考。
颔联“康济自家馀瀹茗,昭明一室且回灯”,是说诗人在寺院中煮茶品茗,又回到僧舍里点灯读书。
尾联“咫尺不殊心境异,懒将公案问南能”,是说虽然与僧人为邻却心不同,懒于探究公案,而向慧能请教。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兴趣以及他对佛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