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犹及范希文,画牍忧时每夜分。
晚节艰难诗愈好,遗音哀惋世宁闻。
长沙久镇人谁替,元祐重来日已曛。
辛苦与人家国事,调停术尽欲何云。
【注释】:
吾生犹及范希文,画牍忧时每夜分。
晚节艰难诗愈好,遗音哀惋世宁闻。
长沙久镇人谁替,元祐重来日已曛。
辛苦与人家国事,调停术尽欲何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冬。作者借对范仲淹的称颂,表达了自己希望像范仲淹一样能为家国作出贡献的愿望。
开头两句是作者在追忆范仲淹,并对其一生的评价。”吾生犹及范希文”,”生”字下得好,”犹及”就是”有幸得见”的意思。”范希文”指唐代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以正直敢谏、关心民生著称,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力图改变北宋政治腐败的局面,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所以这里说他有机会见到这样的一位贤相是幸事。”画牍忧时每夜分”,”画牍”即信函。这句说,我有幸读到范仲淹写给朝廷的许多书信,从中得知他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说:”臣每览先王之书,有患天下之不治者;尝求其故,而未得其要领也。然天下莫大乎中国,中国之祸莫深于士,士之病莫大于俗,俗之敝莫甚于偷安,偷安之弊莫深于习学,习学之弊莫大于文辞。”可见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忧时”,指关心时局,为国家的前途担忧。”每夜分”,即每至夜晚。这两句说,我有幸读到范公所写的书信,从中得知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忧心重重。
后四句是作者自勉之言。”晚节艰难诗愈好,遗音哀惋世宁闻。”,”晚节”,晚年。”艰难”,指国家的政治形势。作者在这里说自己虽已到了晚年,但诗歌创作却越写越好。”遗音”,指范公留下的诗歌遗韵。”世宁闻”,意思是世人还听得见。作者自谦地说,尽管自己已年老体衰,但仍愿为国尽力,希望能写出好的诗来,让世人听到。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自己的处境和责任的认识。”长沙久镇人谁替”,”长沙”,指南宋湖南路首府潭州。范仲淹在湖南任地方长官时就大力倡导教化,兴办学校,发展生产,受到人民爱戴。这里说自从范公离开后,湖南就没有人接替他的位置了,意谓国家正需要像范公这样有才能的人去治理。”元祐重来日已曛”,“元”是宋哲宗的年号,“元祐”是宋哲宗年号中继位的第四年(公元1086年)。“曛”同“昏”,天黑的样子。这两句说,现在南宋朝廷又恢复了元祐年间的政策,但已是黄昏时分,时间太晚了。这里表明作者对目前形势的担忧。”辛苦与人家国事,调停术尽欲何云”,”家国事”,国家大事。“调停术”,指调解纷争的方法。”欲何云”,意为想用什么方法呢?作者说自己虽然年老力衰,仍想为国家大事竭尽心力,但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知怎样才能做到最好。
此诗通过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其所作诗歌,表达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