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徘徊别汉宫,胡沙万里入春风。
丰容绝世身难赎,一顾惊天遇未穷。
沥血苌弘空化碧,蔽谗正则枉怀忠。
贞臣正色蒙知少,欺隐何须怨画工。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位女子的外貌、气质、行为和处境,来刻画其内心世界与精神风貌。全诗四句八韵,每一句都由两个意象组成:一为“明妃”之形貌;二为“明妃”之情怀。

“光影徘徊别汉宫,胡沙万里入春风。”这两句是说,这位女子在离开汉宫的时候,她的形体被光线来回映照着,就像在不停地徘徊着一样,她的身影被风吹得好像进入了无边无际的胡地,而她却不知道。这两句写其离宫时的情景,突出了她对汉宫的眷恋。

“丰容绝世身难赎”,意思是说,这位女子丰腴的身材,绝世的容貌,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难以赎回。这一句表现了这位女子的美色,也反映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不合理现象。

“一顾惊天遇未穷”,意思是说,她那一次回眸的倩影,足以令天下人为之惊叹,而她遭遇的不公还远没到尽头。这一句写出了她的美貌足以令天下人震惊,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现实。

“沥血苌弘空化碧,蔽谗正则枉怀忠”,意思是说,她用鲜血染红的心肝化作了碧色的美玉,但被蒙蔽的正直之心却被奸邪之徒所欺骗。这里用苌弘比代指自己,说自己虽以身殉国,但最终未能洗清冤屈。

“贞臣正色蒙知少,欺隐何须怨画工”,意思是说,像自己这样忠贞正直的人并不多见,所以不必怨恨画工们没有画出自己的真实面容。这句表现出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答案】

译文:

离别汉宫时,她的形体被光线来回映照着,就像在不停地徘徊着一样,她的身影被风吹得好像进入了无边无际的胡地。她的丰腴身材,绝世容貌,即便有再多的财富也难以赎买。她那一次回眸的倩影,足以令天下人为之惊叹,而她遭遇的不公却远没到尽头。用鲜血染红的心肝化作了碧色的美玉,但被蒙蔽的正直之心却被奸邪之徒所欺骗。像自己这样忠贞正直的人并不多见,所以不必怨恨画工们没有画出自己的真实面容。

赏析:

《明妃图》是一幅描绘王昭君出塞的图画,画中人物的容貌美丽绝伦,姿态优雅动人,令人叹为观止。诗人通过这幅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写王昭君离宫时的情态。她被选为出塞的明妃之后,告别汉宫时,面对汉宫的繁华景象,内心充满了依依不舍的心情。此时,她的身影若即若离,仿佛在不断地徘徊不定。这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第二句描述她离去后的背景环境。王昭君被送往匈奴后,那里的土地荒凉辽阔。她身处异地,面对着一片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使她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第三句表达了王昭君的美丽和独特。她的容貌不仅具有东方女性的特征,而且还有独特的魅力。这种美丽不仅让她自己在匈奴受到尊重,也让匈奴的其他贵族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四句揭示了王昭君命运的悲剧性。尽管她美丽无比,但她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残酷现实。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匈奴人,从此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这种命运的悲哀使她的内心更加痛苦。

第五、六句进一步表达了王昭君的无奈和悲伤。她在匈奴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虽然她努力适应新环境,但内心深处仍然对故乡充满思念。同时,她发现身边的其他匈奴贵族并不真心对待她,这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悲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理解。他深知王昭君的处境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因此,他对那些蒙蔽视听、陷害无辜的人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愤怒。同时,他也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关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美丽和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不满和批判。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命运和权利,倡导平等和谐的社会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