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乍逢三月尽,柳眉才吐杏微嫣。
渐离冰雪侵凌候,又入风沙莽荡天。
谁使托根高的的,可知含怨一年年。
我来暂赏旋惆怅,小逗芳情已化烟。
春色
春色乍逢三月尽,柳眉才吐杏微嫣。
渐离冰雪侵凌候,又入风沙莽荡天。
谁使托根高的的,可知含怨一年年。
我来暂赏旋惆怅,小逗芳情已化烟。
注释:
- 春色:春天的气息。
- 乍逢:忽然遇到。
- 柳眉:柳条上挂着的眉毛,此处比喻柳树。
- 杏微嫣:杏花刚开的样子。
- 渐离冰雪:慢慢远离寒冷的冰雪时期。
- 又入风沙:又进入了风和沙的季节。
- 高:指高处生长。
- 小逗芳情:略带一点春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春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春色乍逢三月尽”,描述了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景色,三月尽即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春色刚刚开始显现。这句诗通过对春天的到来的描述,引出了下一句“柳眉才吐杏微嫣”的景象。
第二句“柳眉才吐杏微嫣”,具体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上挂满了细长的柳枝,像人一样吐出了柳眉般的枝条;而杏花则刚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像是羞涩地低垂着头部。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第三句“渐离冰雪侵凌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变化过程。随着春天的到来,冰雪逐渐融化,大地开始变得暖和起来。这句诗通过对春天变化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句“又入风沙莽荡天”,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变化过程。在春风的吹拂下,大地上的草木开始茂盛起来,形成了一片风沙漫天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春天变化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
最后两句“谁使托根高的的,可知含怨一年年。”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他想知道是谁让这些树木能够长到高处,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我来暂赏旋惆怅,小逗芳情已化烟。”诗人以自己短暂停留欣赏春天的景象,然后带着些许遗憾和失落离开了。他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那一点点美好的回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描述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