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耽文字慰衰迟,孤往如君夙所期。
永叔深濡马迁笔,简斋轻了少陵诗。
世间何好能相易,岁晚归墟更不疑。
一夕秋风感离索,寥怀惟有塞鸿知。

次韵君任风雨见怀

老耽文字慰衰迟,孤往如君夙所期。

永叔深濡马迁笔,简斋轻了少陵诗。

世间何好能相易,岁晚归墟更不疑。

一夕秋风感离索,寥怀惟有塞鸿知。

注释:

①老耽文字慰衰迟:耽溺于文字可以安慰人的衰老和迟暮之感。

②孤往如君夙所期:独自前去像你一直期望的那般。

③永叔深濡马迁笔:永叔(即欧阳修)深谙司马迁的笔法。

④简斋轻了少陵诗:简斋是苏轼的别称,轻了少陵诗指的是对杜甫诗歌的轻视。

⑤世间何好能相易:世间有什么爱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⑥岁晚归墟更不疑:年老体衰,回归自然更不怀疑。

⑦一夕秋风感离索:一个晚上秋风中感到离别的痛苦。

⑧寥怀惟有塞鸿知:孤独的情怀只有塞北的大雁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接到友人书信后所作的答谢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之感。

首句“老耽文字慰衰迟”,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字的喜爱以及它带给自己的慰藉。在这里,“老耽”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对于文字的痴迷程度,而“慰衰迟”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字带给诗人的精神慰藉。

颔联“永叔深濡马迁笔,简斋轻了少陵诗”,则是诗人对于两位文学巨匠的赞誉之情的抒发。在这里,“永叔”指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简斋”则是苏轼对自己的雅称。诗人通过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高度肯定以及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世间何好能相易”,则是诗人对于世俗之乐的否定态度的表达。在这里,诗人用“何好”一词质疑世间的娱乐活动,认为它们并不能真正地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第四句“岁晚归墟更不疑”,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在这里,诗人以“归墟”比喻人生的最终归宿,表达了对于生命终结的坦然接受的态度。

最后一句“一夕秋风感离索”,则是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的表达。在这里,“秋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变迁,而“感离索”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寥怀惟有塞鸿知”,则是诗人对自己孤独情怀的抒发。在这里,“塞鸿”代表着远方的旅人,而“知”则表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孤独情感的唯一理解者。整首诗通过对作者与友人之间深情厚意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美好友谊,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