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
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
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
苔碧枫红秋色里,闭门岑寂更谁来。
【注释】
欲近:靠近。霜风:寒风。白衣:这里指白衣之客,即诗人的朋友。来: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苏堪作的和诗。苏堪是一位有抱负而又处境坎坷的诗人,他在宋亡后曾隐居不仕。这首和诗是他为好友苏堪写的一首送行之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别的感伤之情。
首联:“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意思是说当年谁也没有料到没有来年,现在为了结交朋友特意去拜访他,结果却落得个“不才”的结局。“不才”是指自己才能不高,与“刻意”呼应,表明了作者的自卑心理。
颔联:“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这是说自己非常珍惜时间,想要报答苏堪的好客之情,但因为身体不好不能上山登台。这一句中有两个关键词“倍惜”和“强携”,前者表示对时间的珍视,后者则是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无奈。这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这里的“寒蟀”、“昏鸦”都是秋天的象征,而“卧闻”、“仰数”则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图景。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尾联:“苔碧枫红秋色里,闭门岑寂更谁来。”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诗以“苔碧”、“枫红”描绘了秋天的色彩,而“闭门岑寂”则表现了诗人的孤寂。最后一句“闭门岑寂更谁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寂寞和担忧。
【译文】
当初哪想到没有来年?努力地结交朋友直到自己的才能低贱。
更惋惜光阴白白流逝以报答这美好的节令,勉强地带着病弱的身体登上高台。
躺在床上听到寒蝉凄厉地啼叫,仰面数着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
苔藓斑驳的台阶前枫树红花映衬下,关门闭户更加显得岑寂冷清无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