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应是宝严师,寓院无人独坐宜。
庭暗微栖残雪影,灯回忽见好梅枝。
萧然于此得佳趣,聊尔闲情非昔时。
惟有枯禅相近分,寒山何日是归期。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此身应是宝严师,寓院无人独坐宜。
庭暗微栖残雪影,灯回忽见好梅枝。
萧然于此得佳趣,聊尔闲情非昔时。
惟有枯禅相近分,寒山何日是归期。
注释:
- 人日之夜: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胜节”。
- 宝严师:指禅宗的宗师。
- 寓院:寄居在寺庙里的住所。
- 庭暗:庭院昏暗。
- 残雪影:残留在庭院中的雪的影子。
- 灯回:灯光闪烁的样子。
- 萧然:寂寞清冷的样子。
- 闲情:悠闲的心情。
- 枯禅:指僧人修行时的状态,通常表示一种寂寥、清苦。
- 寒山:这里指隐居在山林中修行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独处时的感慨和思考之作。从字面上看,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春节期间独自坐在寓所内,欣赏庭院中的残雪和好梅花的场景。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是孤独、寂寞和空虚的。他感叹自己如同禅宗的宗师一样,虽然拥有智慧和悟性,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
诗中“庭暗微栖残雪影,灯回忽见好梅枝”两句,通过对庭院中残雪和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而“萧然于此得佳趣,聊尔闲情非昔时”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悠闲心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因为现在的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快乐。
最后两句“惟有枯禅相近分,寒山何日是归期”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过上一种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就像禅宗的宗师一样,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这首诗以独处的静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