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早已倦人天,回首前尘只惘然。
客久岂能无止息,书来徒使损宵眠。
求方储药还多事,呼帚忘笤羡钝禅。
愿得一龛相伴住,读书饱饭送残年。
诗句解析:
寥志书来答之以诗: 这句表明是作者收到朋友的书信后,以诗歌作为回应。”寥志”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名字或别称。”书来答之”意味着诗人接到朋友的来信,并以此信作答。”诗”是回应的方式,而”以诗”则明确了这是通过诗歌进行的回复。
津梁早已倦人天,回首前尘只惘然: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当前的感受。”津梁”指代道路或桥梁,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艰辛和挑战。”倦人天”形容生活或事业中的种种疲惫,如同厌倦了天空一般。”回首前尘”指的是回顾过去的岁月,”只惘然”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迷茫和无奈。
客久岂能无止息,书来徒使损宵眠: 这里的“客”可能指旅居他乡之人,长时间的旅行使他感到疲惫,”无止息”强调了持续不断的劳累感。”书来徒使损宵眠”表示尽管有书信到来,但它带来的消息和忧虑却让他难以入眠。
求方储药还多事,呼帚忘笤羡钝禅: “求方储药”暗示作者可能需要寻找解决之道或准备药物,但这个过程显得复杂且繁琐,”呼帚忘笤”则形容忙碌至极以至于忘记日常琐事,反映出生活的重压。”羡钝禅”可能是羡慕禅宗的超脱和平静。
愿得一龛相伴住,读书饱饭送残年: 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的愿望,即希望自己能有一处安静的栖息之所(”一龛”),能够专心地阅读和写作,同时满足温饱,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
译文:
收到朋友的书信后我写下这首诗作为回应。
人生旅途中已经疲倦不堪了,回头望过去的日子只觉得茫然。
旅居他乡的人怎么能没有休息的时候呢?
书信的到来只会让我更加疲惫,无法安睡。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储存药材,这本身就很麻烦。
拿起扫帚却忘了笤帚,羡慕禅师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心地读书写作度过晚年。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深的感慨与思考。首联直接点明收到友人书信后的回应行为,即用诗歌作为回信。颔联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辛劳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颈联表达了面对书信时内心的疲惫与失眠。尾联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希望能找到一片静谧之地,享受读书和写作的宁静时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盼,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