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集内方孚若,介甫诗中王广陵。
愧我天泉空彻泪,千秋谁识有嘉兴。

【注释】:

后村集:指宋代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所收诗话。方孚若:方回,字天锡,自号东篱,江西鄱阳人。《苕溪渔隐丛话》载其诗有名于世,故称“后村集”。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王广陵:指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官至右仆射。嘉兴:今属浙江。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友人王禹偁的。王禹偁曾与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游学于太学之中,后来在朝中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为宋仁宗、英宗两朝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明畅。此诗就是王安石对友人才华及人品的赞美之作。首联以方孚若与王禹偁相比,说明二人都是杰出的文学家。“方”指方回,“介甫”指王安石;“孚若”指胡仔,“广陵”指王禹偁。“后村集”即指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

颔联用典。王禹偁在宋太宗时曾任翰林学士,后被贬为黄洲团练副使,再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最后被谪往郴州。他一生坎坷不屈,屡遭贬谪,但从未屈服。王安石在北宋时期曾三次因变法而遭贬谪,所以王禹偁的经历和王安石相仿佛。王禹偁的词作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明畅,如《蝶恋花·春暮》中的“燕子欲归帘幕低,独倚小楼红日暮”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独自倚楼的孤寂之情。王禹偁还是一位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作都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前途的关注。如《点绛唇·感兴》中的“燕雀安知鸿鹄志,鸡虫得失又非轻”,就表达了王禹偁对国家的忧虑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因此,王禹偁的词作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民族精神。

尾联以“愧我天泉空彻泪”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天泉是指天上的泉水,这里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彻泪则是指泪水流淌不止。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内心充满了思念友人的感情,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表达出来。最后用“千秋谁识有嘉兴”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千秋则表示长久的时间,这里比喻友人的一生。嘉兴则是王禹偁的籍贯,位于现在的浙江省。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在心中深深地怀念着友人,但恐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赏识到他的价值和成就。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