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著论妙机锋,院体山癯本不同。
树倒已无堪蚀叶,书空犹自觅青虫。
注释:北江著论,指在北方的江河中著论,巧妙机锋,指巧妙的语言和锋利的议论。院体山癯,指寺院的山形瘦削独特。书空犹自觅青虫,指写字时仍像寻捕小虫一样用心。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杨载的作品,全诗以“求人书”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看法。他认为科举制度下的考生都是些投机取巧之徒,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功名利禄,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呼吁人们要摒弃这种风气,追求真正的学问和道德。
北江著论妙机锋,院体山癯本不同。
树倒已无堪蚀叶,书空犹自觅青虫。
注释:北江著论,指在北方的江河中著论,巧妙机锋,指巧妙的语言和锋利的议论。院体山癯,指寺院的山形瘦削独特。书空犹自觅青虫,指写字时仍像寻捕小虫一样用心。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杨载的作品,全诗以“求人书”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看法。他认为科举制度下的考生都是些投机取巧之徒,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功名利禄,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呼吁人们要摒弃这种风气,追求真正的学问和道德。
《小楼 其五》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小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居近青莲社,庄严百堵兴: - “居近青莲社”:住在靠近莲花社的地方。青莲社是古代佛教的一个修行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佛学有关的社区或寺庙。 - “庄严百堵兴”:因为接近佛教圣地,周围环境变得庄严而富有生机。 2. 闲踪忘拜佛,冷眼偶看僧: -
【注释】 小楼其二:诗题是《小楼》,第二首。龙侣:喻指志同道合的战友。回翔各有群:各自飞回原处,各有所依。腐儒:迂腐之儒。一死:指以身殉职。聊复壮吾军:聊且为军队增添壮气。择地身何洁:择地而居,身体何其洁净。滔天诉岂闻:滔天之冤何曾传到过陛下耳中?威凤见:威武之鸟出现。枭獍任纷纷:枭、鸱,两种猛禽,喻凶恶之人。纷纷:众多,形容人众多。 【赏析】 此篇写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小楼》诗之一。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 1. "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 —— 我最怀念的是江边的寺庙,常常在梦中去游历。 2. "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 —— 再次经过的时候,和尚们越来越老了,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像秋天一样。 3. "梵响仍如寂,松声去复留" —— 佛音仍然寂静,松涛声离去后又留下。 4. "百年尘土质,何日复归休" ——
【注释】 1.小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此诗应是诗人在蜀中时所作。其八,指这首诗的第八句。 2.还容膝:形容居室狭小。还字有“还留”的意思。 3.时艰:国家多难,政治腐败。 4.负人:辜负他人。 5.佳客:指志同道合的人。佳客,美好之客。 6.亲:亲近。 7.未假:未曾借用。借指未能得到机会施展才华。 8.长污:长期被污染。 9.相柳:指晋傅咸的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小楼 其三 识字丛忧患,真言在简编。 见知无有尔,未济竟终焉。 齿豁空诸味,心枯泯众缘。 傥稍留四大,还欲补诸天。 译文: 我从小学习识字,但总被忧愁所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只能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当我得到他人的赏识时,却总是无法长久维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牙齿变得不完整,失去了许多食物的味道。我的心也变得空洞,失去了众多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能够稍微保留住自己的身体
【注释】: 小楼,即《小楼赋》的“小楼”。其一:指第一段。孤月仍圆夜,凭栏雨暂休:意思是说,虽然天空中一轮明月还是那么完整,但因为昨夜下过一场大雨,所以现在天还没有放晴。雨暂休:雨暂时停歇了。凭栏:靠在栏杆上。雨暂休:形容雨势小了些。车喧入雷部,屋小似神楼:意思是说,车辆喧闹声传入雷部,小楼虽小却像神仙居住的神楼一样。驱愁生事在,端不废吟讴:意思是说,消除忧愁的办法在于做官当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号放翁。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初年的政治动乱,他的爱国诗作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小楼 其七: 苌楚乐无知,人天岂两歧。 愿伸无鬼论,一断有情痴。 书润心苗后,茶甘舌本时。 些微足资老,归尽更何疑。 注释: 1. 小楼:可能是作者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其七:这是诗的序号,表明这是陆游的一首诗。 2. 苌楚
【注释】小楼:即《登科后》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忘经(zhòng),忘却了经书的学习。多眠损:睡多了损害了。道心:指修道之心。暂清尘漠漠,偏驻雨淫淫:暂时的清凉,只有这一片土地;偏有的雨水,又滋润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楼中饮酒作乐、欣赏美景,并思念故人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小楼中忘却了经书的学习,沉醉于酒色之中。二句写自己睡多了,损害了修道之心
宿龙泉庵 月黑度云根,高寒不可扪。 全凝苍霭色,始觉夜山尊。 竹雨穿舆入,溪雷隔岭奔。 欲投僧寺宿,灯火辨松门。 注释: 1. 月黑度云根:夜晚的月光被乌云遮挡,无法看清云层的边缘。 2. 高寒不可扪:形容山势高峻,寒冷刺骨,难以攀登触摸。 3. 全凝苍霭色:整个山林都被笼罩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中,看不清景色。 4. 始觉夜山尊:在夜色中,才发现那些巍峨的山峰是如此崇高。 5. 竹雨穿舆入
《景文诚公挽诗·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挽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陈曾寿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不尽相逢泪,遗馀到死丝。 描述了诗人与景文诚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心寒温室话,情烛太行巇。 描绘了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如同在寒冷的温室中交谈,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汲黯茶常挈,诚悬笔暂持。 体现了景文诚公虽身处逆境,却仍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诗句
【注释】 尤物:指美人。冬郎:指杜牧,字号小坡。玉溪:指李商隐,字号玉溪生。癖爱:特别喜爱。神交:精神上相互感应,即心有灵犀一点通。凄凄:凄凉悲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怀念中感叹自己对佳人、才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尤物成双绝”,是说两位佳人都成了绝代佳人了,但她们却各自为政,不相往来。次句“惟有冬郎及玉溪”,说明只有杜牧和李商隐两人互相倾慕,相知相爱。第三句“癖爱神交相呼应”
朱梁跋扈异阴柔,分手君臣泪暗流。 强断股肱心未夺,濮州犹觉胜忠州。 注释:唐昭宗时期,朱梁皇帝跋扈无道,与臣子们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导致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君臣之间因为权力争斗而泪流满面,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失落。皇帝强行决断,想要削弱那些对他有威胁的大臣的势力,但最终发现,即使如此,他的忠诚者也远比他想象的要多。濮州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损失,但在人们心中,它仍然被视为比忠州更值得珍视的地方。
诗句释义 1 次第看花已作尘: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出关之后,看到春天的花已经凋零成尘土。这里的“次第”意味着按照顺序或次序。"看花"指的是欣赏花朵的美丽。"已作尘"则是指这些美丽的花朵已经变成了尘土,象征着生命的结束或者美好事物的消逝。 2. 出关烟景似初春: 诗人离开家乡来到外面的世界,这里指出了关(离开国境)。"烟景"可能是指朦胧的景象或模糊的风景
【注释】 人间一夜潇潇雨,埋骨伤神我与君。 万悔千尤来枕上,何如地下泯知闻。 潇潇:形容雨声。掩体:掩埋尸体。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以一己之死来悼念死去的妻子。全诗情调哀怨凄苦,沉痛感人。 第一句“人间一夜潇潇雨”是说在人间的一天中下了一夜的雨。这一句写诗人因妻子的死而悲痛欲绝,无法排遣心中的悲伤。 第二句“埋骨伤神我与君”则是说因为妻子已经去世,他无法再陪在妻子身边了,只能将她埋葬
【注释】 六月:指夏季的六月初。廿六:十六,这里用数字来表示农历。夕梦:傍晚时分梦见。诒重:李治,唐高宗李治之子,名弘。强志:李弘的字。死矣:死了。余:我。亦哭醒后旋复入梦:醒来以后又进入了梦乡。旋:随即;复:又。相向哭:面对面地哭泣。岂:难道。两人:二人。地下果相聚耶:地下真的能相逢吗? 【赏析】 此诗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七月,当时李治、武则天、李弘三兄弟在洛阳,作者任监察御史
梦回 梦醒时分,余味仍存着凄凉,回首平生,半生渺茫。 领取当下真实境界,窗前疏雨几时香? 注释:梦醒时分,余味仍存着凄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梦中醒来的时候,感觉仍然带着一种凄凉的感觉。回首平生,半生渺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回顾自己的一生,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领取当下真实境界,窗前疏雨几时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需要去领取我现在的真实境界,看看窗外的雨景,感受一下那种宁静和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