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态多方,维菊实兼之。
吐纳九秋精,变化绝思惟。
衣白与衣黄,洒落天人姿。
入道初洗红,连娟青蛾眉。
缤纷天女花,微笑难通辞。
亦现庄严身,狮象千威仪。
颇疑造物巧,意欲穷般倕。
得非骚赋魂,搏化为此奇。
世人立名字,与俗同妍媸。
心省不能言,此妙无人知。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同作咏菊之作,共七首。每首前四句写菊之姿容,后四句写菊之高洁品性。最后两句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春花态多方,维菊实兼之”:春天的花很多,惟独菊花集众花之美于一身。这句以“春花”为引子,引出下文的“维菊”。

“吐纳九秋精,变化绝思惟”:吐出吐出秋天的精华,变化出奇妙的意境和思想。这里用“吐纳”比喻菊花吸取养分,“精”指精华,“思惟”指想象,形象地写出了菊花在深秋开放时那种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特点。

“衣白与衣黄,洒落天人姿”:它的颜色洁白如雪,颜色鲜艳如黄。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菊花纯洁高雅的风姿。

“入道初洗红,连娟青蛾眉”:它进入道途的时候,就像刚洗过一样洁净;它那细长的眉毛,就像美人的蛾眉。这两句将菊花比作美人,生动地表现了菊花清新雅致的风姿。

“缤纷天女花,微笑难通辞”:像天空中的仙女一样美丽纷乱,它们的笑容难以言表。这句用夸张手法描写菊花的绚丽多彩。

“亦现庄严身,狮象千威仪”:它们也显示出庄重的姿态,如同狮子大象那样威严。这里用“狮象”来比喻菊花的形态美。

“颇疑造物巧,意欲穷般倕”:我怀疑造物主的巧妙构思,想把它比作倕(古代神话中善运绳的巨人)的手工艺。这句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对菊花的喜爱。

“得非骚赋魂,搏化为此奇”:难道不是屈原《离骚》的精神魂魄,才使菊花变得如此奇特吗!这两句表明,作者是把菊花人格化了,认为菊花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有屈原那样的崇高精神在起作用。

“世人立名字,与俗同妍媸”:世人给菊花起名,就像一般人一样平庸。这是对世俗之人的讽刺,也是对那些附庸风雅的人的嘲讽。

“心省不能言,此妙无人知”:心中感慨万千却无法表达出来,只有菊花知道这种美妙。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同作咏菊之作,共七首。每首前四句写菊之姿容,后四句写菊之高洁品性。最后两句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春花态多方,维菊实兼之”:春天的花很多,惟独菊花集众花之美于一身。

“吐纳九秋精,变化绝思惟”:吐出吐出秋天的精华,变化出奇妙的意境和思想。这里用“吐纳”比喻菊花吸取养分,“精”指精华,“思惟”指想象,形象地写出了菊花在深秋开放时那种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特点。

“衣白与衣黄,洒落天人姿”:它的颜色洁白如雪,颜色鲜艳如黄。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菊花纯洁高雅的风姿。

“入道初洗红,连娟青蛾眉”:它进入道途的时候,就像刚洗过一样洁净;它那细长的眉毛,就像美人的蛾眉。这两句将菊花比作美人,生动地表现了菊花清新雅致的风姿。

“缤纷天女花,微笑难通辞”:像天空中的仙女一样美丽纷乱,它们的笑容难以言表。这句用夸张手法描写菊花的绚丽多彩。

“亦现庄严身,狮象千威仪”:它们也显示出庄重的姿态,如同狮子大象那样威严。这里用“狮象”来比喻菊花的形态美。

“颇疑造物巧,意欲穷般倕”:我怀疑造物主的巧妙构思,想把它比作倕(古代神话中善运绳的巨人)的手工艺。这句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对菊花的喜爱。

“得非骚赋魂,搏化为此奇”:难道不是屈原《离骚》的精神魂魄,才使菊花变得如此奇特吗!这两句表明,作者是把菊花人格化了,认为菊花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有屈原那样的崇高精神在起作用。

“世人立名字,与俗同妍媸”:世人给菊花起名,就像一般人一样平庸。这是对世俗之人的讽刺,也是对那些附庸风雅的人的嘲讽。

“心省不能言,此妙无人知”:心中感慨万千却无法表达出来,只有菊花知道这种美妙。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