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
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
亲炉暖宿茗,犯冰浥寒缸。
冬严入秋花,清绝不可双。
坐觉萧寥心,敛定还在腔。
有弟尺书来,计程发龙江。
皑皑雪黏天,四极绝吠厖。
遥知予季念,楚梦暗兰茳。
孤芳此相待,伫听幽径跫。
这首诗由七首诗组成,每首都以“种菊同苕雪治芗”为韵,共八句,内容涉及种植、采摘菊花的全过程和作者的内心感受。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第1首: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
- “莹骨”形容菊花的晶莹剔透,犹如冰肌玉骨。
- “清寒”描绘了冬日夜晚的寒冷。
- 描述了竹子的雪花在窗户边明亮闪烁的景象。
第2首: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
- “琅玕”指美玉或者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竹子或竹叶。
- 微风吹动着竹叶,发出沙沙声,似乎难以落下。
第3首:亲炉暖宿茗,犯冰浥寒缸。
- “亲炉”可能指的是用火炉取暖的情景。
- “宿茗”是指隔夜的茶水,泛指茶。
- “犯冰”是用手捧起冰块,这里可能指的是泡茶需要用到冰块。
- “寒缸”即寒冷的水缸。
第4首:冬严入秋花,清绝不可双。
- “冬严”表示冬天严寒。
- “秋花”指的是秋天盛开的花。
- 表达了春天的花朵无法与秋天的菊花相比。
第5首:坐觉萧寥心,敛定还在腔。
- “萧寥”意味着空旷寂寞。
- 内心感到空旷寂寞,但仍然能够控制情绪,不让其外露。
第6首:有弟尺书来,计程发龙江。
- “弟”可能指的是弟弟或妹妹,此处指家中的弟弟。
- “尺书”指的是书信,可能是弟弟寄来的家书。
- 提到了弟弟从远处来信,要回家乡龙江(今黑龙江省)的行程。
第7首:皑皑雪黏天,四极绝吠厖。
- “皑皑”形容雪的颜色白而亮。
- “黏”在这里可能是指雪花粘附着天空。
- 描述了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天空。
- “四极”指四方极点。
- “吠尨”是一种传说中的北方神兽,此处用来比喻远方的声音。
第8首:遥知予季念,楚梦暗兰茳。
- “予季”指我的侄子。
- “季念”可能是指对侄子的思念之情。
- 通过梦境中的兰花(兰茳),表达对侄子的思念,以及他身处楚国(古代地名)的感受。
第9首:孤芳此相待,伫听幽径跫。
- “孤芳自赏”意为自娱自乐,独自欣赏美好事物。
- 这里可能是指自己孤独地欣赏着这朵菊花。
- “伫听”表示期待听到什么声音或消息。
- “幽径跫”可能是指寂静的小路上传来的脚步声。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种植过程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家庭亲情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