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逢岁稔,延赏因时适。
君子不素餐,饘粥犹战栗。
微尚夙有心,粒食无陈乞。
肃穆耽松径,烟霞满石室。
魂梦颇云安,肯教鱼鸟逸。
俯仰易为陈,遑论处与出。
寥寥此天地,语笑或可必。

这首诗的原文是:

野处逢岁稔,延赏因时适。

君子不素餐,饘粥犹战栗。

微尚夙有心,粒食无陈乞。

肃穆耽松径,烟霞满石室。

魂梦颇云安,肯教鱼鸟逸。

俯仰易为陈,遑论处与出。

寥寥此天地,语笑或可必。

逐句翻译如下:

在野外遇到丰收的季节,我欣然接受自然的赏赐。
君子是不会白吃粮食的,即使是最粗劣的粥也要战栗着品尝。
始终秉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即便是一粒食物也不会随意丢弃。
我沉浸在松树环绕的小径中,四周被烟雾和彩霞笼罩。
我的梦境和幻想都相当安宁,怎能允许鱼儿和鸟儿任意游走?
我俯身低头很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哪还用得着讨论我所处的位置和要离开的地方。
在这渺小的天地之间,有时言语和笑容就足够了。

关键词注释:

  1. 岁稔:丰收
  2. 因时适:顺应时节
  3. 素餐:白吃饭
  4. 饘粥:稀饭
  5. 微尚:微小的愿望
  6. 陈乞:浪费、挥霍
  7. 敬(jīng):敬畏
  8. 松径:松林小径
  9. 烟霞:云雾和阳光
  10. 魂梦:梦境
  11. 安:平静、安宁
  12. 逸:逃跑
  13. 俯仰:低头抬头
  14. 陈:陈述、发表观点
  15. 处:所处的位置
  16. 出:离开的位置
  17. 语笑:言谈和笑语
  18. 可必:可以确定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中提到“君子不素餐”,意味着他不会浪费粮食,即使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时也保持着一种谨慎和自省的态度。此外,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在松树环绕的小径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最后一句“寥寥此天地,语笑或可必”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认为在这片天地之间,言语和笑容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