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绫桥畔夕阳斜,风漾青帘得酒家。
晚立市门寒意动,山村人卖木绵花。

【注释】:

  • 红绫桥即事:红绫桥的即景诗。
  • 红绫桥:在苏州城西南,横跨运河。
  • 夕阳斜:太阳即将落下。
  • 青帘:青色的布幕,指酒家的门帘。
  • 漾:荡漾。
  • 得酒家:买到酒家。
  • 市门:集市的门,这里指红绫桥的市场。
  • 寒意动:感到冷。
  • 山村人卖木绵花:山村的人在卖棉花。
    【译文】:
    红绫桥边的夕阳已经倾斜下来,风吹过青色的布帘,我找到了买酒的地方。
    晚立于市场门前,感受到一丝丝寒冷,山村的人在售卖木绵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某一天傍晚时分,在红绫桥附近的一个市集上,看到的一幕。红绫桥位于苏州城西南,是一座横跨运河的桥梁。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红绫桥畔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风轻轻吹动布帘,使得行人得以买到酒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而温馨的气氛。
    第三句“晚立市门寒意动”展现了诗人站在市集门外时,感受到的寒意,以及这种感觉如何影响他的心情。这里的“寒意动”,不仅是指实际的温度,还可能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期待。
    最后一句“山村人卖木绵花”则转换了场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更加偏远和自然的环境,描绘了山村人正在销售他们的木绵花。这既是对前面提到的市集的一种补充,也为整首诗带来了一种从繁忙到宁静、从喧嚣到平和的过渡。
    这首诗通过对红绫桥畔夕阳西下、市集热闹与山村安静的对比,以及对寒意的描述,展现了一种从繁忙到宁静、从喧嚣到平和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微妙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