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无由问起居,仲春始得故人书。
暂归白社开新径,久羡青山葺旧庐。
芝草欲成黄绮志,桃花不禁武陵渔。
相期过从清秋后,词赋奚烦问子虚。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诗人在友人王吉人到访时的酬赠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王的思念和欢迎之词,又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小隐无由问起居,仲春始得故人书。
暂归白社开新径,久羡青山葺旧庐。
芝草欲成黄绮志,桃花不禁武陵渔。
相期过从清秋后,词赋奚烦问子虚。
【赏析】
此诗为答谢王吉人的酬答之作。首二句写诗人与王相遇时的心情。诗人说“小隐无由问起居”,意即由于隐居生活太清静,无法与外界联系,故而不能得知王是否安好;而“仲春”二字,则表明此时正值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自己却因隐居而不能与朋友相见。所以当诗人收到王的信时,心情是异常喜悦的,因为这是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实际蕴含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联“暂归白社开新径,久羡青山葺旧庐。”诗人说自己虽然暂时回到故乡,但内心仍然渴望隐居的生活,希望能继续过着远离尘世喧嚣的清闲日子。同时,也希望像王一样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家园。这里诗人用“新径”“旧庐”作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四联“芝草欲成黄绮志,桃花不禁武陵渔。”诗人以黄绮(东汉末年著名隐士)自况,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希望自己像黄绮一样能够潜心修炼,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武陵渔”则是指《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诗人借用这个故事,表明自己希望像渔人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尾联“相期过从清秋后,词赋奚烦问子虚。”诗人以“相期”表示自己期待与王再次相聚的时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再问了。这里的“子虚”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他曾提出许多奇特的理论,被称为“子虚乌有”。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
全诗以答谢友人的书信为载体,通过表达对王吉人的到来的喜悦和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展示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品质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