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高处蝉嘶柳,几曲危栏同倚。映日冰心,迎风雪态,清彻香肌无暑。南窗雨洗。乍云隐轻雷,晚凉如水。扇引合欢,斜侵明月枕初欹。
闲庭起来携手,渐黄昏院落,明河低坠。浴罢妆残,钗偏髻堕,雨点春山馀翠。轻绡卸体。怕一搦烟轻,不禁清吹。簟展湘纹,别有一腔秋思。
【解析】
“画楼高处蝉嘶柳”一句中,“画楼”、“高”是点题之笔,为全词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气氛。“蝉嘶柳”三字,既交代了时间是夏季,又描绘出夏景的生机勃勃。“几曲危栏同倚”,写自己与佳人在一处赏玩美景,表现了一种闲适之情。“映日冰心,迎风雪态”两句,写自己与佳人共倚栏杆,面对夏日骄阳似火,却能以冰心对烈日,以雪容迎风霜,表现了主人公的高雅脱俗。“清彻香肌无暑”句,用拟人的手法,将美人比喻为“玉树临风前”,“玉树”喻女子之美,“清彻”则形容女子肌肤白皙透明,没有夏天的暑气。“南窗雨洗”两句,写雨后天气的变化。“乍云隐轻雷”一句,写雨过天晴时,云层刚刚消失,远处就传来阵阵雷声。“晚凉如水”一句,描写了夜晚凉爽宜人的气候。“扇引合欢”句,写在凉爽的夜晚,佳人手持一把扇子,正和主人公一同入梦。“斜侵明月枕初欹”句,写佳人睡得很香,被扇子斜插在枕头上而睡不安稳。这几句写的是一幅美丽的夏日夜景。
“闲庭起来携手”三句,写主人公从梦中醒来,与佳人一起散步于庭院之中。“闲庭起”三字,表明主人公起床之后,心情舒畅,兴致勃勃。“渐黄昏院落”两句,写主人公、佳人漫步至院落深处,看到夕阳西下,景色十分优美。“浴罢妆残”一句,说明二人刚刚洗澡完毕,刚换上新的衣裙。“钗偏髻堕”,说明二人梳妆打扮得十分整齐。“雨点春山馀翠”一句,写雨后的春山更显得秀美,而佳人头上的簪钗也沾上了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娇艳。“轻绡卸体”两句,写佳人在佳人的陪伴下,感到无比惬意。佳人轻轻解开身上的轻绢,让肌肤裸露在空气中。“怕一搦烟轻,不禁清吹”两句,说佳人担心肌肤过于瘦弱,禁不住夜幕中清凉的微风拂面而过。“簟展湘纹”两句,意思是说佳人在佳人的陪伴下,觉得非常舒服。佳人展开一张竹席,上面铺着湘地的丝织物,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惬意。“别有一腔秋思”一句,写佳人心中充满了别样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贵家小姐和她的情人在夏夜里的一段生活。
上片首句点明季节、地点、人物,并写出了他们所处的环境气氛——清幽宁静。第二句写两人倚着栏杆,观赏夏日景色。第三句通过写蝉鸣,暗示时令为盛夏。第四句写两人倚栏杆欣赏夏日景色,同时把夏日的酷热和自己的清雅形象对比。第五句进一步渲染二人的闲散情态。第六句用“映日”二字写出夏日炎威,但二人仍能以冰清玉洁的心态来面对炎热的夏阳。第七句写二人在夏阳的照耀下相互依偎,共同享受着夏阳带来的清凉。第八句用拟人手法写二人面对烈日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第九句写二人在夏日里相互依靠,共同抵御着烈日给肌肤带来的炙烤,同时也写出了她们肌肤的洁白无瑕。第十句写雨后天空中的云朵消失之后,远处传来阵阵雷声,暗示了夏雨的来临。第十一句写雨后天气变凉了,空气清新爽朗。第十二句写二人在雨后的晚上一边扇动扇子消暑降温,一边聊天解闷。第十三句写佳人侧卧着,被扇子斜插在枕头上而无法入睡。第十四句写佳人睡得非常香甜,被扇子斜插在枕头上而睡不安稳,暗示佳人对自己的爱意和依恋。第十五句写二人从梦中醒来,一起散步于庭院之中。第十六句写二人走到庭院深处,看到夕阳西下。第十七句写二人刚换好衣服准备睡觉。第十八句写二人梳洗完毕后,重新戴上簪钗,换上新衣。第十九句写佳人在佳人的陪伴下觉得非常舒服。第二十句写佳人展开一张竹席,让肌肤裸露在空气中,感觉非常舒坦。第二十一句写佳人怕肌肤过于娇嫩,承受不住夜间清风的吹拂。第二十二句写佳人担心肌肤过于瘦弱,禁不住夜幕中清凉的微风拂面而过。第二十三句写佳人展开一张竹席,上面铺着湘地的丝织物,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惬意。第二十四句写佳人心中充满了别样的情思。
下片第一句写二人一起散步于庭院中。第二句写二人走累了,来到院子里看风景。第三句写二人来到院子深处,看到傍晚时分。第四句写二人刚洗完澡换了衣服,刚换上新的衣裙。第五句写二人梳洗完毕后,重新戴上簪钗,换上新衣。第六句写二人在佳人陪伴下觉得非常舒服。第七句写佳人展开一张竹席,上面铺着湘地的丝织物,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惬意。第八句写佳人心中充满了别样的情思。
这首词语言典雅流畅,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