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梦欲醒时,缟素全非旧日姿。
淡粉应斑贞妇泪,素纨不入婕妤诗。
临妆只许冰为鉴,对酒宜将玉作卮。
愿共黄花同晚节,肯教红烛近阶墀。

【注释】

  1. 白海棠:指白色的海棠花。
  2. 缟素:白色的绢帛,这里比喻白色的东西。
  3. 贞妇泪:指贞洁的妇女的眼泪。
  4. 素纨:洁白的丝织品。
  5. 婕妤:汉成帝妃嫔名,此指美女。
  6. 冰为鉴:以冰为镜(比喻清心寡欲)。
  7. 玉作卮:玉制的酒杯。
  8. 黄花:菊花别称。
  9. 晚节:晚年节操。
  10. 红烛:红色的蜡烛。
    【赏析】:
    《白海棠》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海棠自比,托海棠言己,借喻自己的高尚品德,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全诗用白海棠自喻,托物言志,借物明志,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利,高洁自持的高风亮节。
    首联“一场春梦欲醒时,缟素全非旧日姿。”起笔即点题,以春梦欲醒的意象写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清醒认识。“一场春梦”暗寓仕途浮沉,如梦如幻。“欲醒”二字写出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之情。接着写自己虽已看破红尘,但内心仍然难以释怀,“缟素”一词既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又暗合了题目中的“白”。而“全非”二字则表明自己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曾经的痴迷变成了现在的清醒。
    颔联“淡粉应斑贞妇泪,素纨不入婕妤诗。”这是诗人对海棠的进一步描绘。诗人以贞妇、婕妤之泪来形容海棠之美,既表现了海棠的纯洁高雅,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同时,这句诗还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素纨不入婕妤诗”一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的一种调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
    颈联“临妆只许冰为鉴,对酒宜将玉作卮。”这是诗人对海棠的又一番描绘。诗人以冰为鉴来比喻自己清白无暇的品德,以玉作卮则表示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选择。
    尾联“愿共黄花同晚节,肯教红烛近阶墀?”这是诗人对海棠的最后感慨。诗人希望与海棠一样度过一生的岁月,共同度过晚秋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像红烛一样成为别人眼中的装饰品,而是愿意做一棵独自在秋天里绽放的花朵。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选择。
    整首诗用白海棠自喻,借物言志,托物明志。诗人以海棠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通过描绘海棠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