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鴂先鸣萎众芳,好音空复系潇湘。
昏灯院宇苔花湿,暮雨山桥木叶荒。
前代不群谋鸷鸟,几人先戒得鸾皇。
女媭野庙秋风泪,数断砧声已渺茫。
新秋杂感四首
鹈鴂先鸣,萎众芳。好音空复系潇湘。
昏灯院宇,苔花湿。暮雨山桥,木叶荒。
前代不群谋鸷鸟,几人先戒得鸾皇。
女媭野庙秋风泪,数断砧声已渺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秋杂感四首》的第一首诗。整首诗的注释如下:
- 鹈鴂先鸣 - 指秋天来临,天气转凉,万物凋零,而鸟儿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开始发出叫声。
- 萎众芳 - 花草树木在秋天都失去了生机,变得枯萎凋零。
- 好音空复系潇湘 - 美好的声音或消息无法传达到远方,就像鸟儿无法飞向潇湘那样。
- 昏灯院宇苔花湿 - 夜晚的灯光下,庭院里的苔藓和花都被雨水打湿了。
- 暮雨山桥木叶荒 - 黄昏时分,雨水落在山桥上,使得原本就稀疏的树叶更加凋敝、荒芜。
- 前代不群谋鸷鸟 - 古人不群于一般鸟类,他们有远见卓识,能够预见并准备应对危险(鸷鸟指凶猛的鸟)。
- 几人先戒得鸾皇 - 有多少人能像古代先人那样,提前警觉并得到上天的青睐(鸾皇指高贵的鸟)?
- 女媭野庙秋风泪 - 女媭,即古歌中的女子,她在荒凉的野庙里听到秋风的声音,泪水不禁流淌下来。
- 数断砧声已渺茫 - 无数思念的人在寂静的夜晚,听着断断续续的砧声(古代女子用石砧敲击来表达哀伤),这些声音已经变得模糊、遥远。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