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沈世务易成嗟,克复神州再造家。
枉属模棱苏味道,更无痛哭买长沙。
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
闻说和亲非国辱,宰臣循例罢珠厓。
【注释】
1.新秋杂感四首:《新唐书·陆贽传》载,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宰相李德裕为政,排斥异己。当时,陆贽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与李德裕不和。这年秋天,陆贽写了《新秋杂感》四首诗以自抒愤懑。
2.陆沈世务易成嗟:陆沉于世事之烦扰,容易感叹。陆沉,指被朝廷所弃置不用,郁抑不得志。
3.克复神州再造家:收复神州,再造家邦。意谓国家遭受兵燹之祸,我辈应当努力恢复。
4.枉属模棱苏味道:苏味道是开元初年名相,曾任中书令,后罢相为右相,因处事持重而被人称为“苏模棱”。这里借指朝中执政大臣们处事不决,模棱不定。
5.更无痛哭买长沙:西汉末年刘向曾上书汉宣帝,请求封他儿子为长沙王,以赎罪免死。此处借指朝中有人求情,欲请皇帝赦免自己。
6.上方高谊酬良犬:方岳(号 西山 ),是南宋抗元名臣,他在宋亡之际,曾上书宋恭帝,要求起用主战派人士。但当权者不予理睬。这里借喻朝中执政大臣们对抗战派人士的冷漠,如同养狗的人对待忠心耿耿的良犬一样。
7.当道殷忧式怒蛙:当道,当政,当权的。殷忧,深忧。式,语词助词。怒蛙,指那些心怀不满而暗中作乱的小人。此句说朝中执政大臣们忧心忡忡,如同怒蛙一般,暗中煽动叛乱。
8.闻说和亲非国辱:闻说,听说。和亲,古时一种外交手段,指把公主嫁给别国君主或送人质给别国君主,以求得和平安定。这里借指朝廷主张和外国和好,认为和亲不是国家的耻辱。
9.宰臣循例罢珠厓:宰臣,宰相的意思。循例,照例,按惯例。罢珠厓,罢黜,罢除。这里指的是宰相们按照惯例罢免了担任地方长官的官员。珠厓,即今之广东雷州半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秋天创作的。当时,宰相李德裕为政,排斥异己。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第一首:“新秋杂感四首”,说明这是一首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话都是一联。每联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写当前形势;一部分是对当前形势的评价。第二三两句是全诗的第一联:新秋到来,天下大治,诗人却感慨万分,感叹朝廷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第四五两句是全诗的第二联:朝野上下,一片混乱,人们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后一联:有识之士,都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只有奸邪小人,还在图谋私利。这四联分别描写了当前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对现实的不同反应,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奸邪小人的谴责。
第二首:“陆沈世务易成嗟”,陆沉于世事之烦扰,容易感叹。陆沉,指被朝廷所弃置不用,郁抑不得志。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一句。
第三首:“克复神州再造家”,收复神州,再造家邦。意谓国家遭受兵燹之祸,我辈应当努力恢复。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二句。
第四首:“枉属模棱苏味道”,苏味道是开元初年名相,曾任中书令,后罢相为右相,因处事持重而被人称为“苏模棱”。这里借指朝中执政大臣们处事不决,模棱不定。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三句。
第五首:“更无痛哭买长沙”,西汉末年刘向曾上书汉宣帝,请求封他儿子为长沙王,以赎罪免死。此处借指朝中有人求情,欲请皇帝赦免自己。这一句是全诗的第四句。
第六首:“上方高谊酬良犬”,方岳(号 西山 ),是南宋抗元名臣,他在宋亡之际,曾上书宋恭帝,要求起用主战派人士。但当权者不予理睬。这里借喻朝中执政大臣们对抗战派人士的冷漠,如同养狗的人对待忠心耿耿的良犬一样。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五句。
第七首:“当道殷忧式怒蛙”,当道,当政,当权的。殷忧,深忧。式,语词助词。怒蛙,指那些心怀不满而暗中作乱的小人。此句说朝中执政大臣们忧心忡忡,如同怒蛙一般,暗中煽动叛乱。这一句是全诗的第几句。
第八首:“闻说和亲非国辱”,闻说,听说。和亲,古时一种外交手段,指把公主嫁给别国君主或送人质给别国君主,以求得和平安定。这里借指朝廷主张和外国和好,认为和亲不是国家的耻辱。这一句是全诗的最后一句。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秋天创作的。当时,宰相李德裕为政,排斥异己。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