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
咏白海棠 · 半卷湘帘半掩门: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白海棠作为咏物对象。
半卷湘帘半掩门:湘帘,用湘妃竹制成的帘子。湘妃竹生长在湖南一带,这里借指湘地的美人。
碾冰为土玉为盆:将冰和土搅拌成泥土,再将其放在玉盆里制成小堆。
偷来梨蕊三分白:形容花瓣洁白如雪。
借得梅花一缕魂:指海棠花的香气仿佛从梅花中散发出来。
月窟仙人缝缟袂:月窟,月亮照的地方。缟袂,白色的衣带。传说嫦娥在月宫中,所以此处是说嫦娥在月光下缝制白色长裙。
秋闺怨女拭啼痕:秋季的室内,一位女子正在擦拭眼泪,因为思念远方的人而哭泣。
娇羞默默同谁诉:娇羞,形容女子害羞的样子。默默,沉默不语。谁,疑问词,指代自己。
倦倚西风夜已昏:西风吹着海棠,夜晚已经过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后两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则进一步突出了海棠的特点。这里的“偷来”、“借得”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巧妙构思,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同时,“三分白”和“一缕魂”两个形容词,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棠的颜色和香气。
诗的第三、四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则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这里,“月窟仙人”和“秋闺怨女”两个角色的出现,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
诗的最后两句“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这里的“娇羞默默”和“倦倚西风”两个词语,都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疲惫之情。而最后的“夜已昏”则预示着诗人心中的愁绪和困惑。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