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素练望中开,十里先闻转壑雷。
苍壁雨高惊水立,碧空云尽自天来。
千峰答响松收籁,仄径分流石啮苔。
古寺支筇时一到,尘心销尽雪花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圭峰瀑布》。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按照韵脚排列,押韵严谨。下面是逐句释义与译文:
- 「飘飘素练望中开」:意思是看着那瀑布如同白色的绸缎在空中飘荡,仿佛从远方拉开序幕。“素练”指的是洁白如丝的绢帛,这里比喻瀑布如白色绸缎般地在天空中展开。
- 「十里先闻转壑雷」:意思是当瀑布飞流直下时,声音巨大而响亮,远远就能听见。”转壑雷”形容水声激越犹如山谷间回荡的雷声。
- 「苍壁雨高惊水立」:「苍壁」指的是青色的山壁,”雨高”形容雨势之大,”惊水立”则描绘出雨珠打在山壁上激起的水花如同站立起来的水柱。
- 「碧空云尽自天来」:意思是当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云彩完全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
- 「千峰答响松收籁」:意味着周围的山峰随着瀑布的响声而发出回应,”松收籁”形容山峰间响起的自然之音。
- 「仄径分流石啮苔」:意思是山路崎岖不平,岩石之间相互摩擦着,苔藓被磨得露出了白生生的纹理。
- 「古寺支筇时一到」:意思是有时我拄着登山杖来到这古老的寺庙里。”筇”是一种轻便的竹杖。
- 「尘心销尽雪花堆」: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在欣赏瀑布时心境变得宁静,连带着内心的杂念都被这美丽的景色所消解,仿佛置身于洁白无瑕的世界中。”尘心”指心中的杂念,”雪花堆”形容内心世界的纯净无暇。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圭峰瀑布壮阔的气势和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一种超脱和净化心灵的愿望。首句“飘飘素练望中开”用“素练”比喻瀑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十里先闻转壑雷”写出了瀑布的声音之大;“苍壁雨高惊水立”描绘了雨打山壁的景象,生动有力;“碧空云尽自天来”表现了雨后天空的明净;“千峰答响松收籁”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反衬人的心境;“仄径分流石啮苔”勾勒出了山路崎岖的自然景象;“古寺支筇时一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及内心的宁静;末句“尘心销尽雪花堆”则点明了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整首诗意境宏大,画面感强烈,充满了动态美和生命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