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争妍岁已新,秋容点缀最宜人。
飧英绛县颜如赭,载酒柴桑日正新。
好与炎时同炙手,故将冷艳压寒津。
灯宵无限衔杯兴,篱畔黄花也醉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元宵菊》。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百卉争妍岁已新,秋容点缀最宜人。
  • “百卉争妍”意为百花竞相开放,各展其美,形容春天的景象。“岁已新”则表示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秋容点缀”指的是秋天的色彩和景物为大地增添了美丽。“最宜人”说明这些景色最适合人们欣赏。
  1. 飧英绛县颜如赭,载酒柴桑日正新。
  • “飧英”是指菊花盛开的样子,如同被美食滋养一样。“绛县颜如赭”形容菊花的红色如同绛县一样鲜艳,颜色深红如赭石。“载酒柴桑日正新”中的“柴桑”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指代作者自己。“载酒”表示在酒中庆祝。
  1. 好与炎时同炙手,故将冷艳压寒津。
  • “炎时”通常指炎热的时候。“同炙手”形容在热浪中也能感受到清凉,或者在热闹的氛围中也能保持冷静。“冷艳”指的是菊花的清雅之美。“压寒津”则是比喻菊花的美可以抑制寒冷的天气。
  1. 灯宵无限衔杯兴,篱畔黄花也醉春。
  • “灯宵”意味着在元宵节这样的夜晚。“衔杯兴”表示饮酒的乐趣。“篱畔黄花”指的是篱笆边上的黄色菊花,这里的“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也可能是泛指花朵。整句诗表达了在元宵节这样一个喜庆的夜晚,饮酒赏花的快乐之情。

接下来是译文:
百卉争妍,新年到来,万物更新,秋天的颜色最为适合观赏。菊花盛开,如同被美食滋养一般,红色艳丽,如同绛县般鲜艳,颜色深红如赭石。载酒柴桑,太阳正好,在热烈的气氛中也能保持冷静。喜欢和炎热的夏天一起炙手,所以用冷艳压制寒气。灯宵无限,衔杯兴,篱笆边上的黄色菊花,也陶醉于春天。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是一首描写节日气氛和自然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述,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