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终南迹已无,草堂犹听野人呼。
大名君相烦徵召,小隐溪山入画图。
剑外讴吟间寓客,窝中安乐老潜夫。
长途消尽轮啼铁,乡里高风说益都。

魏野草堂

捷径终南迹已无,草堂犹听野人呼。

大名君相烦徵召,小隐溪山入画图。

剑外讴吟间寓客,窝中安乐老潜夫。

长途消尽轮啼铁,乡里高风说益都。

注释:

  1. 捷径终南迹已无:终南山的小路已经被遗忘了。
  2. 草堂犹听野人呼:草堂仍然能听到乡亲们的呼唤。
  3. 大名君相烦徵召:大名人和君主因为征召他而感到烦恼。
  4. 小隐溪山入画图:在山谷里隐居,如同画中的景色一样美好。
  5. 剑外讴吟间寓客:剑阁之外,吟唱和歌唱之间有隐居的客人。
  6. 窝中安乐老潜夫:窝中生活安逸,像一位老隐居者。
  7. 长途消尽轮啼铁:长途旅行结束,车轮上的铁轮被消除。
  8. 乡里高风说益都:在家乡里流传着关于益都的高洁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诗人的生活状态。诗的第一句“捷径终南迹已无”,表达了隐士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他已经忘记了通往京城的捷径。第二句“草堂犹听野人呼”,展示了草堂依旧能够听到乡亲们的呼唤,显示出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谐。第三句“大名君相烦徵召”,暗示了尽管隐士拒绝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但有时仍会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第四句“小隐溪山入画图”赞美了隐逸生活的山水之乐,如同一幅画中的美景。第五、六句则通过“剑外讴吟间寓客”和“窝中安乐老潜夫”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隐居生活,他们既享受着自然之美,又保持着内心的安宁和平和。

最后两句“长途消尽轮啼铁”,意味着随着旅途的结束,那些长途跋涉时的疲惫也随之消散。而“乡里高风说益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益都的赞美,认为那里的人们有着高尚的品质,使得整个地方的风气都显得更加清新。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捷径终南迹已无”、“小隐溪山入画图”等,使得诗歌富有画面感和诗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