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注释】 寂寥:寂静清冷。帘幕:窗帘帐子。恻恻(cè)余寒浅:凄冷的残阳斜照,余寒尚浅。 又:再一次。落花时:指暮春时节。风紧处:风势很急的地方。飘来千片:柳絮随风飞舞着飘落下来。 登高望远:登上高山眺望远方。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杨柳枝条轻轻飘拂着水面,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使人触景生愁。只恐离人见:恐怕离别的人看到这些景色会伤心。 啼红惨碧:形容柳絮在风中飘荡的样子
鹊桥仙 得悔堂弟扎,知偕远春弟于七夕前一日赴金陵乡试,填此寄怀 云笺半幅,墨花光璨,读罢离愁何许。 扁舟此夕赴秦淮,应过了、几重烟树。 疏灯影澹,孤蓬人悄,料有唱酬新句。 姮娥一昔赐天香,频嘱道、争先折取。 【注释】: 得悔堂:作者弟名得悔。 “云笺”三句:形容词人收到堂弟得悔的书信,信中说与远春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扁舟”二句:指作者和远春乘坐船到秦淮河游览,此时正值七夕,而秦淮河一带烟雾缭绕
【解析】 1.“杨柳丝丝长烟漠漠”:杨柳条细而长,烟雾蒙蒙。此句为写景。柳丝细长,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烟雾。 2.“节近清明,雨润秋千索”:节气已近清明节,细雨滋润了秋千绳索。此句为写景。春寒料峭,小雨绵绵,使得秋千绳索湿润,增添了一丝凄迷的情调。 3.“底事流莺惊梦觉”:不知是什么东西惊扰了我的好梦?此句为抒情。流莺惊飞,使诗人从梦中惊醒,暗示诗人因思念妻子而失眠多梦。 4.“起来独坐垂珠箔”
【注释】 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2.愁丝万缕:形容愁思纷繁如万缕丝线。 3.缭绕樽前飞不去:形容酒的香气缭绕在酒杯周围,无法散去。 4.自是情深:指自己感情深厚。 5.寂寞闲窗倚素琴:孤独时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弹琴。 6.检书覆茗:检查书籍,泡茶。 7.灯火寒宵同说饼:在寒冷的夜晚里,与友人一起谈论着食物。 8.此去他乡
【注释】: 绿阴庭院 :庭院里郁郁葱葱的树叶。 无吟屐:没有吟咏诗作的鞋子(古代文人常穿有花纹的木屐)。 静掩云屏 :静静地关上了屏风上的纱窗。 一种离情 :一种离别的愁绪。 谱入琼箫 :把离别的情怀编入《琼箫》,指写下诗词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未忍听 :不忍心听。 恼人最是黄梅雨 :最容易让人烦闷的是梅雨季节。 滴到深更 :一直下到深夜。 梦冷桃笙 :梦中醒来,看到桃花已经凋谢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北上的关切和祝福。 诗句释义: 1. 雨迷芳草路,春光去也,苒苒绿成阴。 注释:雨水覆盖了通往北方的道路,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只剩下了一片绿色的影子。 2. 奈征人欲别,几夜挑灯,话到晓钟沉。 注释:无奈之中,要分别的朋友,几晚挑灯夜谈,直到天色微明时分才沉沉睡去。 3. 挥毫蘸泪,擘涛笺、还写离心。 注释:挥笔书写,眼泪沾湿了笔尖
【注释】 纤云弄巧:轻盈的云彩在空中变化出各种巧妙的花样。又值双星良会:正好赶上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相会。 鹊回:织女星。露冷夜何其:夜深了,露水也变冷了。离愁无寐:离别的愁思使他辗转难眠。 人间:人间。别后:离别之后。梦沉书远,隔断万重烟水:梦中被惊醒而看不到你的消息,只能看到你寄出的书信,却看不到你的身影,就好像隔了重重的水烟一样。 遥怜:远远地怜悯。客馆对孤尊:在客馆中对着孤独的酒杯。也定忆
东风第一枝 秋感 露坠红莲,烟消翠柳,秋光冷淡如许。 苔阶不住鸣蛩,桐阴更吹疏雨。 闲窗香烬,聊题遍、碧笺新句。 奈恹恹、瘦却吟肩,添得几多愁绪。 风细细、画栏漫抚。 云漠漠、锦书又阻。 梦随流水千条,意如乱丝万缕。 凉生枕簟,肠断是、天涯羁旅。 怪秋来偏易伤人,何不早将秋去。 注释: 1. 东风第一枝:指词牌名“东风第一枝”,是一种曲调。 2. 秋感:秋天的感慨。 3. 露坠红莲,烟消翠柳
城头月,是一首描写秋夜思乡之情的诗歌。诗中的“墨痕浅淡云笺碧”,描绘了诗人用淡淡的墨迹在纸上书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漫写愁如织”一句,形容诗人的思绪如同交织的丝线一般,难以解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只恐匆匆,欲言未尽,灯下重开折”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独自思念家人时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匆匆”和“欲言未尽”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鹊桥仙·七夕 香消碧篆,烛沉红影,此夕深闺频祷。 难将旧恨织回文,惟愿取、蛛丝分巧。 虚庭露冷,疏帘风逗,铜箭声声催晓。 双星莫怨别离多,如较是、人间还少。 注释: - 香消碧篆:指香烟消散后留下了青烟般的痕迹。 - 烛沉红影:蜡烛燃烧后的红色影子落在窗边。 - 此夕:这个夜晚。 - 频祷:多次祈祷。 - 难将:难以实现或完成。 - 旧恨:过去累积的怨恨。 - 织回文:用针线在布上绣制回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