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帘幕,恻恻馀寒浅。
又是落花时,风紧处、飘来千片。
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只恐离人见。
啼红惨碧,恼乱莺和燕。
日永却如年,乍起也、双眸还倦。
销魂此际,无计网春晖,题锦字,倒芳樽,聊把行旌饯。
【注释】
寂寥:寂静清冷。帘幕:窗帘帐子。恻恻(cè)余寒浅:凄冷的残阳斜照,余寒尚浅。
又:再一次。落花时:指暮春时节。风紧处:风势很急的地方。飘来千片:柳絮随风飞舞着飘落下来。
登高望远:登上高山眺望远方。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杨柳枝条轻轻飘拂着水面,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使人触景生愁。只恐离人见:恐怕离别的人看到这些景色会伤心。
啼红惨碧:形容柳絮在风中飘荡的样子,好像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一样。恼乱莺和燕:使黄莺和燕子也感到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日永:太阳长久不落。却如年:却像过了一年那么漫长。乍起也、双眸还倦:忽然间起床了,眼睛还感到疲倦。
销魂此际:此时让人心魂销散,无计网春晖:没有办法捕捉春天的光辉,指无法留住时光。题锦字:把写有美好祝愿的字句写在丝织品上,倒芳樽:倒满酒杯斟酒,聊把行旌饯:姑且用行装告别。
【赏析】
“寂寥帘幕”,点出时令已是暮春,“恻恻馀寒浅”说明天气渐暖,但余寒仍存。“又是落花时”,是说时至暮春,又是百花凋零的季节,也是人们伤春悲秋之时。“风紧处、飘来千片”,以“风”为线索将“帘幕”“帘幕”联系起来,“风吹”则柳枝轻拂,柳絮飘飞,柳絮与帘幕相映成趣,令人产生无限遐思,而“风”又暗示了时已暮春。“又”,又一次。
“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这是说诗人登上高楼向远方眺望。杨柳是多情的,它那柔美的枝条,仿佛在轻轻地拂动着我的双眼和思绪,又似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使人心神不宁。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杨柳的动人形象,又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心情。
“低拂水,淡笼烟。”杨柳的枝条低垂下来,轻轻地拂动着清澈的湖水;杨柳的枝叶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美。这两句诗既描绘出杨柳的形象,又写出了杨柳的动态之美。
“只恐离人见。”这一句是作者对前两句诗的总结。他担心那些离别的朋友看到这杨柳就会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这一句既是对上一句的具体解释,又是对整首诗的概括和总结。
“啼红惨碧”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四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杨柳的形象:那柳絮在空中飘荡飞舞,就像红色花朵和绿色叶子一样;那杨柳枝条轻轻地飘拂着水面,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美感;那柳树的枝条低垂下来,像是要触及到水面一样;那杨柳的树叶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使人感到一种朦胧感。这四句话既描写了景物的动态之美,又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恼乱莺和燕。”这句诗的意思是:让黄莺和燕子都感到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这里的“恼乱”是指黄莺和燕子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无法自拔。“只恐离人见”一句则是说,这美景会使离别的朋友感到伤心。这里的“恐”是指害怕的意思。
“日永却如年。”意思是:日子过了很久,就好像过了一年一样漫长。这里的“日”是指时间,“长”是指久,“却”是反语,表示反话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感到时间的漫长,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乍起也、双眸还倦。”意思是:早晨醒来的时候,眼睛还感到疲劳。这里的“乍起”是指突然起来,“双眸”是指眼睛,“还倦”是指疲劳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早上起来而感到疲劳的眼睛,所以更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销魂此际”四句是全诗的收尾部分。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此时此刻让人心魂销散,无法捕捉春天的光辉,只好把写有美好祝愿的字句写在丝织品上,斟满酒杯斟酒,姑且用行装告别。这四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诗人善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来抒发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