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籀
【注释】 新月:新出现的月牙儿。 鸟为创深疑似努:因为新月的出现,鸟儿的叫声也多了。疑,好像。努,鸟声。 鱼曾惊饵怯为钩:鱼儿因被钓上而惊恐得把钓钩吞下。饵,鱼食,此处泛指食物,钓钩,捕鱼用的长柄。 生人愁不愁:人生在世有忧愁没有不忧愁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罢职南归时,是一首抒写失意之悲的作品。全诗以“愁”字统摄全篇,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新月出而愁云生,三句写鸟惊鱼怯,四句写生人皆有愁
【注释】 上巳:农历二月初三。 伴:陪伴。 燕(yàn):燕子。 竹下花头著甚忙:在翠竹的掩映下,花儿正忙得不亦乐乎。 春到:春风已经吹遍大地。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新带:柳枝刚长出的新枝条。 拖(tuó):下垂。 黄:指柳叶呈黄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词中以蜂、燕、花和柳作为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象。 “捣练子 上巳(壬午)”是第一句
注释: 西爽好,尽支颐。 西窗清爽风景好,尽兴地支撑着两腮看。 一杖青藤白接篱。 一根青藤绿如苔,白藤与青藤相接篱笆旁。 流上胡麻山内出,怕人鸡犬出墙啼。 山里流出来的胡麻,担心鸡和狗会跑出去偷吃。 赏析: 这首《捣练子·访隐》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西爽好,尽支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西窗景色的美好
徐籀的《忆江南 其七 春闷(壬午)》如下: ``` 梁上燕,飞去又还来。 倘忆主人情分否,好将儿女托高棋。 丹心寸未灰。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梁上燕子的往复飞翔,以及诗人对于主人情感的思念和对子女的关心。诗中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引出了对主人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一种虽然环境变迁但内心依然坚守的情感态度。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归来,而诗人则通过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坚守。
忆江南 其三 春闷(壬午) 缘底事,牵惹十年心。 最是落花三月暮,小窗细雨五更声。 谁将霜鬓侵。 注释: 缘底事:什么原因,什么事情。 牵惹:牵动,引起。 十年心:心中的十年,长时间的心思。 译文: 是什么原因,牵动了我长时间的心思? 最是落花三月暮,小窗细雨五更声。 谁将霜鬓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过去时光怀念的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心情来表现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注释: 烟雨蒙蒙的暮色,遮住了我愁绪。 青翠的芦苇掩映着河滩上的凫雁梦,紫红色的屋檐下蜘蛛网收了。 春光将要满头。 赏析: 《忆江南·其一》是北宋词人苏东坡于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年)春天在黄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共三十二句,以“忆”字领起,首句点题,后文逐次写景、抒情,最后一句作结,全篇意境开阔,情韵悠长。 作者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 如梦令 其一 闺情,赋得春入柳条将半(壬午) 春入柳条将半。 那许游丝牵绊。 宿水看鸳鸯,凭你绿芦风乱。 堪羡。 堪羡。 云里一双征雁。 赏析: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词作之一,表达了她在思念丈夫赵明诚时的孤独与无奈。全词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柳枝、游丝、鸳鸯和征雁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春入柳条将半”,描绘出春天到来时柳条的生长状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特点及诗人的情感等。 《转应曲 其二·七夕(壬午)》全诗共三联,第一联为第一部分。“啄木”二字,点明题旨,表明是咏鹊的;“暗把金钱自卜”,以“金钱卜”比喻女子嫁娶
诗句释义: - 春闷(壬午):“春闷”指的是春天的郁闷心情。 - 花事好,还又怯春寒:春天的花事虽然美好,但仍然害怕春天的寒冷。 - 桃杏嫩分眉黛色,青芹尖整碧于簪: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而芹菜的嫩茎就像绿色的发簪一样整洁。 - 应教谁共看:应该让谁能和我一起欣赏呢? 译文: 春天的花事虽然美丽,但仍然让人感到畏惧寒冷。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
【注释】 转应曲:词牌名。旅愁:旅途中的思乡情。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不似莺歌燕语:比喻离别的人像杜鹃那样,啼声哀切,叫人断肠。离人梦掩舟中:离人的梦都被掩映在小船的船篷里,不能看见。树红:指杜鹃花。 【赏析】 本篇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色,来表达他因离人远去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全篇用典贴切,意境凄清,语言流畅。 上片写景,以“杜宇”点明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