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琯飞灰动一阳,宵分未减昼阴长。
丛篁鸟语官斋静,小榻棋声佛火香。
域外远游频改岁,镜中新鬓遽成霜。
巳公茅屋吟诗处,早有梅花映水光。

【注释】

和喝能上人长至韵:应和喝能上人的《长至节》诗。 长至: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即冬至后的第五天。

六琯飞灰动一阳:六琯星象中的“六琯”是六个星宿的名称,其中“一白”是岁星(木星)。“飞灰”是指木星运行速度很快。“动一阳”指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宵分未减昼阴长:宵分,即夜半时分,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一点。“昼阴长”是指白天阳光虽然很明亮,但是夜晚依然很长。

丛篁:丛生的竹子。

小榻棋声佛火香:小榻上摆放着棋盘,棋盘上的棋子落子的声音与佛炉里燃烧的香料发出的香味相互交织在一起。“小榻”指的是矮小的桌子或床铺。“棋声”指的是下棋时发出的声音。“佛火香”指的是佛教仪式中用来祈福的香炉中燃烧的香料。

域外远游频改岁:域外,这里指的是远方的他乡。“远游”指的是远离家乡去外地旅行或者出家修行。“频改岁”指的是经常更换季节,一年又一年地过去。

镜中新鬓遽成霜:镜子里的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了。“新鬓”是指年轻人的黑色长发。“遽成霜”是指突然之间变得像霜一样洁白。“遽”在这里的意思是突然、迅速地。

巳公茅屋吟诗处:巳公,即张巳公,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茅屋”指简陋的房子。“吟诗处”指吟诗作诗的地方。

早有梅花映水光:早有梅花映照在水光之中。“映水光”指的是水中倒映着的梅花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和喝能上人《长至节》的诗作。喝能上人是唐朝的一位僧人,擅长书法,也喜欢写诗。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