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持使节阅时多,星斗同躔不隔河。
饮伴那须篱外索,灯辉可但壁间过。
吟春好句分红纸,卜夜深杯卷白波。
今夕故园无梦到,天涯随处有笙歌。

【注释】

  1. 上元:即元宵节。
  2. 同:一起。
  3. 书给谏:官名,指翰林院的学士、侍读等官员。
  4. 饮使署:官名,指尚书省下属的一个部门,负责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
  5. 篱外索:篱笆外面找人喝酒。
  6. 壁间过:墙壁之间饮酒。
  7. 吟春好句:吟咏春天的美好诗句。
  8. 卜夜深杯卷白波:在深夜里喝酒,酒杯中泛起层层白色泡沫。
  9. 今夕:今天晚上。
  10. 故园:故乡。
  11. 天涯随处有笙歌: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笙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宴会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双持使节阅时多,星斗同躔不隔河”,意思是说手持使节,在节日里度过很多时间,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却似乎没有距离感。这里用“双持”来形容手持使节的身份,用“星斗同躔”来描绘夜空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次句”饮伴那须篱外索,灯辉可但壁间过”,意思是说饮酒的陪伴不需要到篱笆外去寻找,灯光可以照亮整个房间。这里用“那须”表示需要,而“篱外索”则暗示着诗人想要找到一些朋友共同饮酒。最后一句”吟春好句分红纸,卜夜深杯卷白波”,意思是说吟咏春天的好句子就像红纸一样鲜艳,而夜晚喝酒时酒杯中泛起的白色泡沫则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今夕故园无梦到,天涯随处有笙歌”,意思是说今天晚上无法回到故乡了,虽然身处天涯海角,但是依然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笙歌声。这里用“故园”表示故乡,用“天涯随处”来表达即使身处远方也能听到笙歌声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