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台上下树婆娑,满目残阳动碧波。
天水无垠同一气,风帆如叶岛如螺。

【注释】

澄台:水波平静的湖面。

婆娑:形容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

碧波:深绿色,泛着波纹的水。

天水:天空和水面。

无垠:无边无际。

同一气:同为一股气流。

风帆:指船上的帆。

叶:比喻船帆。

岛:小岛,水中的陆地。

螺:大螺旋形的东西。

【赏析】

此诗是一幅写景画,以静观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

首句“澄台上下树婆娑”,写诗人登上高台,俯瞰下面的景色,只见树木婆娑起舞,满目都是一片碧绿,这是实写。然而,这并非只是实写,它还包含了诗人的想象和感受。他看到树木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空中舞蹈。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使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纷争。

第二句“满目残阳动碧波”,则是通过视觉的联想,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这里的“残阳”指的是落日的余晖,它照亮了整个水面。阳光与碧波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残阳动碧波”来形容这一景象,既写出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天水无垠同一气”,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领悟和感受。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天地万物之间联系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无论是天还是水,都充满了同样的生命力和活力。这种观念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道法自然”的观点,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平衡的心态。

第四句“风帆如叶岛如螺”,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船帆和岛屿的形状特点。这里的“风帆”指的是船上的帆,它像树叶一样飘动;而“岛如螺”则用来形容岛上的小山或建筑物的形状像螺旋一样的贝壳。诗人运用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意境,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平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