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山回敞云烟,邪马台高四面天。
缥缈似游星汉外,依稀直到日轮边。
乘桴昔已伤尼父,蹈海今谁是鲁连。
见说遗经在兹士,却将吾道问东偏。
《送沙子羽之日本》
寿安山回敞云烟,邪马台高四面天。
缥缈似游星汉外,依稀直到日轮边。
乘桴昔日伤尼父,蹈海今谁是鲁连。
见说遗经在兹士,却将吾道问东偏。
译文
寿安山回荡着云雾缭绕的景致,邪马台耸立四面临空天际。
仿佛飘渺如游走于星汉之外,依稀可见直至太阳轨迹之边。
乘坐木筏曾经让孔子叹息,如今谁能像鲁仲连般勇敢?
听说那里有遗留下来的经书,我却要在这里询问东边的古人。
注释
- 寿安山: 指寿安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为会稽山脉之一,因山势回绕而得名。
- 邪马台: 古代日本国的地名,位于今天的台湾岛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一个繁荣的城邦。
- 星汉: 中国古代天文术语,指银河。
- 日轮: 太阳,文中用以比喻太阳的光芒或景象。
- 尼父: 指孔子,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鲁仲连: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外交家,以智谋出众而著称,其事迹多见于《史记》等古籍记载。
- 遗经: 遗留下来的古书或经典。
- 吾道: 我的道路或思想。
赏析
此诗是张远对友人沙子羽即将前往日本所作,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首两句描绘了寿安山的壮丽景色和邪马台的雄伟,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来衬托沙子羽即将踏上的旅程,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向往。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想象沙子羽将乘桴(一种古代渡海工具)和蹈海的情景,展现了对朋友勇敢冒险精神的赞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道路选择的反思和自省。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遗经的存在和自身学问的追求来表明自己虽已离群索居,但仍怀揣儒家思想,并以此激励沙子羽在日本继续传播中华文化。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深邃思考,还体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