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阶前络纬鸣,萧萧林屋变秋声。
篱花着雨忽群堕,山月破云时一明。
岁歉谁怜诗兴减,愁多每觉道心生。
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

秋夜作

索索阶前络纬鸣,萧萧林屋变秋声。篱花着雨忽群堕,山月破云时一明。

岁歉谁怜诗兴减,愁多每觉道心生。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

注释:

索索:蟋蟀叫声。阶前:指庭院前的台阶。络纬(luò wěi):昆虫名,又名纺织娘、纺纱娘等,俗称“纺织娘”,体小,善跳跃,善飞鸣,喜在草间鸣叫。萧萧:形容风声、雨声等。篱花:指菊花。着雨:被雨打湿。忽群堕:突然全部掉落。一明:一会儿亮起来。岁歉:年景不好。谁怜:有谁怜惜。谁怜:有人同情。诗兴减:做诗的兴致减少。愁多:忧愁多了。道心:佛教用语,即烦恼之心,指世俗之心。生:产生。病妻:患病的妻子。未肯:不肯。忘:忘却或遗忘。辛苦:辛勤劳苦。镫(dēng)下:灯下。寒衣:寒冷的衣服。早成:早就完成。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的诗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里的景色和情感变化。

首句“索索阶前络纬鸣”,通过描述阶前的蟋蟀叫声,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萧萧林屋变秋声”,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凄凉和孤独感。

第二句“篱花着雨忽群堕”则形象地展现了秋夜雨中的菊花飘落的情景。这种景象既增添了几分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

第三句“山月破云时一明”则是对月光的描述。这里,山月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因年景不佳而产生的忧愁之情。他感到自己因为生活困苦而无法抒发自己的诗情画意,因此做诗的兴致大减;同时,他也深感人生的无常,常常被忧愁所困扰,难以自拔。

最后一句“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则揭示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尽管妻子患病在床,不能外出工作赚钱养家,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反而更加努力地照顾她,让她早日恢复健康。这种对妻子的关爱和付出,让诗人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