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瓜皮狎小舟,不将风浪怕横流。
空明恰称鸥凫性,饱看云山两岸秋。
【注释】
坐艇子渡江:坐着小舟过河。艇,小船。子,名词的量词。
浅浅瓜皮狎(xiá)小舟,不将风浪怕横流:轻轻把小船搁在瓜皮上。狎,同“压”。瓜皮,船桨。
空明恰称鸥凫性,饱看云山两岸秋:清澈明亮正适合水鸟和野鸭生活习性,可以尽情地欣赏两岸的云山和秋天的景色。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诗人乘舟沿钱塘江而下,途中见江山秀丽,感慨万分,遂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浅浅瓜皮狎小舟”,是说诗人坐在一只小船上,轻轻地搁在瓜皮上。这里的瓜皮,指船桨。“狎”同“压”,意思是轻轻地压着。这里既写出了诗人乘舟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又为下面两句作了铺垫。
次句“不将风浪怕横流”,是说诗人不怕风浪,也不畏惧江中的水流。“横流”在这里指的是江中的水流。这句是全诗的关键,突出了诗人不畏艰险、乐观豪迈的性格。
三、四两句是说:“空明恰称鸥凫性,饱看云山两岸秋。”“空明”是指江水清澈透明。“凫(fú)”是一种水鸟,“性”即习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水的清澈正好与水鸟野鸭的习性相合,因此可以尽情观赏两岸的云山和秋天的景色。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最后两句是写景抒情。“两岸秋”指两岸的景色,“云山两岸”指两岸的山峰和树林,都染上了一层秋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可以尽情地观赏两岸的云山和秋天的景色。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两句景物描写的补充,又是对前面两句的升华,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山如画的美景图,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宋代诗人豪放的个性特征,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