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匣底双芙蓉,光怪烛屋明秋虹。天地之宝恒万钟,非公博物谁昭蒙。
七闽云历三十峰,遇人谈剑名猿公。剑虽不得其述穷,求之铸者靡良工。
干镆自古竞楚风,方彼百炼炉冶红。鬼神守护日月镕,良由造化非人功。
低徊往事余形容,到处已成踏雪鸿。今兹建宁侯姓庞,命谁巧作山骨铜。
两虬跃出雌与雄,公久望气如司空。得来仍在闽海东,神物固与奇士同。
晦显岂必殊霜锋,纵使埋没粪土中。精采啮蚀光愈融,星文况铄银台崇。
斗牛电掣凌苍穹,宝装漆鞘声鏦鏦。挂壁日惟图史共,舞时更与书法通。
佩之岂止庇一躬,欲卫吾道驱阴雺。剑得其人其遇隆,不随下客弹鱼𨍈。
酒酣斫地曾无庸,轩开有绿气郁葱,摩挲三尺愁吴侬。
诗句:何来匣底双芙蓉,光怪烛屋明秋虹。天地之宝恒万钟,非公博物谁昭蒙。
译文:为什么会出现匣中的双剑,光芒四射如同点亮了房屋的秋虹。这把剑是天地间的珍宝,没有您这样的博物学家是无法揭示其真正的价值的。
关键词解释:
- 匣底双芙蓉:指双剑如双芙蓉般美丽。
- 光怪烛屋明秋虹:形容双剑的光芒璀璨,如同照亮了整个屋子。
- 天宝:这里指珍贵的宝剑。
- 非公博物谁昭蒙:意思是只有您这样的博物学家才能揭示出这把宝剑的价值。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件珍贵宝剑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之情。首句“何来匣底双芙蓉”,以双剑比作美丽的芙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宝剑的华丽外观。“光怪烛屋明秋虹”进一步描绘了双剑发出的耀眼光芒,如同照亮了整个房间,让人感到惊叹。接下来两句提到“天地之宝恒万钟”,强调了宝剑的珍贵程度,以及它对人们的巨大价值。最后两句“非公博物谁昭蒙”,“非公博物谁昭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识别并欣赏这种宝物的人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宝剑的描绘,展示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