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征戍卒,闻道十年还。
书剑南州客,焉支北地山。
黄河仍入塞,黑暗乍通蛮。
问讯筹边将,谁能定郅兰。

注释

  1. 次竹汀韵:此诗应是作者的自题,“次”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如竹林或汀州。
  2. 玉关征戍卒:指驻守在玉门关的士兵,玉门关位于今甘肃境内,古代用于防御匈奴的关口。
  3. 十年还: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之后,士卒终于返回家乡。
  4. 书剑南州客:描述一个在南方地区(南州)生活并使用笔墨(书剑)的人,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士子。
  5. 焉支北地山:焉支山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点,这里曾是汉与匈奴争夺的地区。
  6. 黄河仍入塞:黄河继续流经边境,象征国境线。
  7. 黑暗乍通蛮:暗喻边疆地区在战争后暂时恢复了和平。
  8. 筹边将:负责边境事务和军事策略的将领。
  9. 谁能定郅兰:意即谁能确保边疆的安全和稳定?郅兰可能是某个地名,表示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译文

听说你在竹汀边吟诵诗声,
你在那里驻守了十年才归来。
你是来自南州的文士剑客,
你曾经是那里戍边的士兵。
黄河北岸的河水仍旧奔流入塞,
黑暗中突然传来了胜利的消息。
请问你,谁是那能平定边疆的将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士兵归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人通过描写士兵们的归来以及边境的恢复和平来表达这种情感。语言简洁却饱含深情,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战争状态,突显了和平的宝贵和来之不易。同时,通过对士兵们的赞扬,也表达了对国家边防战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