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怜古调,三载泣雍门。
旧梦落灯影,乡心堕暝痕。
江河才士胆,文字古人魂。
谁起幽忧疾,难为一并论。
【赏析】:
此诗首联写与弟书函相寄,寄出之时,抱琴抚瑟,怜惜古调的情怀。颔联写三载不见,思念之情如泣雍门之歌。颈联写故乡的灯影和乡愁的影子,暗喻思乡之心。末联写自己忧心国事,忧国忧民之心,无法一并论及天下。
全诗以“和鲤”四弟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
抱琴怜古调,三载泣雍门。
旧梦落灯影,乡心堕暝痕。
江河才士胆,文字古人魂。
谁起幽忧疾,难为一并论。
【赏析】:
此诗首联写与弟书函相寄,寄出之时,抱琴抚瑟,怜惜古调的情怀。颔联写三载不见,思念之情如泣雍门之歌。颈联写故乡的灯影和乡愁的影子,暗喻思乡之心。末联写自己忧心国事,忧国忧民之心,无法一并论及天下。
全诗以“和鲤”四弟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
【注释】 北郭:指长安城北面的郭门。郭,城楼周围筑有矮墙的地方。晚眺:傍晚观赏景色。呈:奉献、献上。丁叔衡师立钧:丁叔衡,唐代诗人,曾师从于李白;立钧,字子钧,也号白云先生,唐代诗人。二首:本篇为第二首,第一首见《全唐诗》,题作《宿北郭》。 残竹:犹残存的竹子。层阴:层层叠叠的树木阴影,形容树荫茂密。荡:覆盖。远林:远山。云山:指山间的云雾和山上的树木。前代色:指前朝遗留下来的颜色。霜树
【注释】 久聚不相顾:很久没有见面,彼此都不去看对方。 濒行:将要离开。 如何:怎样。 今夜月:指中秋月。 还照出山云:月亮照着山间的云雾。 抗手三千界:举起手来仿佛可以接触到三千大千世界(即宇宙、万物)。 豪情十万军:豪迈的情怀像十万大军一样。 素抱:朴素无华的感情。 咫尺感离群:感到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别之际赠给朋友储影壶的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的远眺,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画面。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下杵暮江孤:“下杵”指放下农具,这里可能指日落时分。“暮江孤”形容江水的孤单和寂静,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2. 苍茫混海隅:“苍茫”表示广阔无边,“混海隅”则表达了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里的海隅即海边。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而广阔的感受。 3. 荒城清野烧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 其一:负郭时登眺,江崖欲暮天。 注释:在城郊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傍晚时分,江边的小山仿佛要落山入晚。 赏析:首句“负郭时登眺”,交代了登高的原因和环境,点出了时间。“负郭”一词出自《汉书·食货志》,指靠近城郭之地,也就是靠近城市的地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登高,是因为这里是他经常出入之地,也是他经常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注释】 交谊:指友情。先世:先辈和父辈。謏(jiǎo)闻:惭愧。遗业:祖先留下的事业。蒿莱:荒芜。筹边:筹划边境事务,这里借指治理国家。出群材:指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储光羲的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之情。全诗如下: 赠储光羲二首(其二) 论交先世旧,文彩冠台阁。 惭君愧吾辈,遗迹渐榛莽。 投笔警残局,篝灯爇寒灰。 中原未复辟,指望出群才。
重九东城晚眺 落照半城郭,秋风动渺茫。 云平孤树迥,山涌暮天苍。 夕气散群鸟,寒风薄大荒。 独怜篱下菊,晚节有馀芳。 注释: 1.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适合登高远眺。 2. 东城:即洛阳东城,这里指代作者所在地的洛阳。 3. 暮景:傍晚的景象。 4. 夕气:夕阳的余晖,也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5. 孤树迥:孤零零的树木,远远地矗立着。 6. 暮天苍:暮色中的天空
宝应道中 春思满芳洲,横风荡客愁。 日华闯高浪,波藻窜明楼。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系舟。 花朝便经过,莫负少年游。 解析与注释: - 宝应道中:宝应是古县名,位于江苏省北部。这里指诗人在经过宝应时的情景。 - 春思满芳洲:春天到来,思绪也如江上之花般盛开,满溢在广阔的洲岛上。 - 横风荡客愁:春风的吹拂让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风吹起的波澜一般,心中充满了难以平息的忧愁。 - 日华闯高浪
【注释】: 亦知澹如水:也懂得淡泊如同水。 冲素亮遐心:冲刷清净明亮了遥远的心境。 春共和神写:春风和神采相融合。 秋随静气深:秋天跟随宁静的气韵而深沉。 大山包众植:高山包容着众多的植物。 乔木有遗音:高大树木留有遗音。 挥手一为别,同苔各异岑:挥手一别,同在山中的苔藓却各不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梅自况,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描绘了梅花、大山
【注释】清和道:指从洛阳到扬州的驿道。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危车:指马车。心旆(sui):旗杆上的飘动旗帜,这里借以指代马。水涡:大水形成的漩涡。病马:指身体瘦弱、生病的马。石路:指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宿雨:隔夜的雨水。浮麦陇:指长满麦苗的田埂上。春烟:春天的炊烟。沾柳条:柳树枝头挂满了嫩叶。浑:全。未惯:没有习惯。发轫(ren):启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理解其意思,再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特点、思想主旨及意境等,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遣怀 (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幽意:深沉的情思;惬:满足。时衰:时运衰颓。无奈:没有办法。)
诗句释义: 1. 感旧和竹汀:这里的“感旧”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旧之情,而“竹汀”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意象,代表着诗人心中某个特定的地方。 2. 青苔长金井:这句表达了一种岁月静好,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萧瑟的感觉。青苔生长在井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迭。 3. 一岁一秋风:这句话意味着每年秋天,都会有新的风来吹拂,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更替。 4. 早误杯中水
【注释】 (1)朝光霁林壑: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山林。霁,天气转晴。 (2)残月挂城楼:傍晚的月亮挂在城楼上。 (3)为客春华晚:我身为客人已到了春天了。春华,指春天的花木。 (4)怀归庶草秋:思念回家乡。庶,众庶、众多。 (5)桃梗:一种小舟,比喻漂泊不定。 (6)贾胡:商人。留,停留。 (7)安得御风术:怎样才能有驾驭飞风的本领。御,驾御,控制。 (8)汗漫游:在炎热的夏天里到处游览。 【赏析】
《晨起二首》 【注释】:好夜忽辞去,客行秋思长。乡山数归梦,儿女易成行。晓月衔云暗,微风抱树凉。吴门望白马,愿得履朝阳。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晨醒来后写的。“好夜忽辞去”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夜晚的留恋之情;“客行秋思长”一句,则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之苦;“乡山数归梦”一句,则是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注释】良晤:指见面。西昆:宋时词人柳永的别号。成连:指战国时著名琴师成公谨。班马意:指班固和司马迁,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们著书多以西汉为背景。飞鸿:喻远行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首二句写与郭竹汀在天津相会的情景:两人相见虽已久,但彼此的交往却并不多。第三四句是说:你我此次相见,也是为了拜访杨亿,学习他的文采。第五六句则是从两方面来写对杨亿文采的喜爱
送郭三十三竹汀之天津四首相聚忽不省,胡然今念之。 【注释】相聚:指与友人的相遇和别离。忽:突然。不省:不记得或想不起。胡然:怎么竟然。今:如今,现在。念之:思念他。 风华出侪偶,儒雅亦吾师。 【注释】出侪:超出同辈。侪,同辈。偶:意外的遭遇。儒雅:儒家的文雅。亦:也,也是。吾师:我的老师。 未到山阳感,焉知宋玉悲。 【注释】山阳:山阳县(今属河南),汉末曹操曾驻军于此,有“曹瞒行幸”之说。焉
【注释】 郭三十三:指郭子仪之子郭英乂,字仲明,号竹汀。天津:今属天津市。 寰海广陵散:语出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广陵散”即“广陵散曲”,原为魏末吴国的民间乐曲。后以泛指流传广泛的曲子。 苍茫馀断云:形容天空中飘浮的残云,显得十分苍茫。苍茫,迷蒙的样子。馀,通“馀”。 比来为客久:比来,近来;为客,寄居异乡。指郭英乂久居他乡。 长路闲秋水:指旅途遥远,时值秋季,江水清澈。闲,闲暇。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