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张公子,訑訑声色多。
拒人千里外,逐客剧秦过。
才士出京洛,明公施网罗。
独怜东海曲,属和寡阳河。

【注释】

訑訑:形容声势很大的样子。张公子:指张籍(字文昌)。訑訑:形容声势很大,气势很盛。拒人千里外:形容张籍的诗气势宏大如万里长城。逐客:古代称被驱逐出京城的人。剧秦过:指被秦王朝赶尽杀绝的客人们。才士:才能出众的人。明公:对别人的尊称。施网罗:设置罗网捕捉鸟兽。独怜:特别喜爱。东海曲:指东海之滨的渔歌。属和:同作。寡阳河:指黄河。

【赏析】

此为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在江陵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因得罪权贵,贬官南郑(今陕西汉中),心情郁愤,借咏怀寄兴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

首联点题,“闻道”二字是诗眼。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名高扬于世,但遭权贵排挤,不得重用,诗人对此自然十分痛心。“訑訑声色多”,既写出了张籍声名显赫、气度不凡的特点,也暗喻了权贵们对他的忌恨与排斥。这既是实写,又含有夸张的艺术手法;既是正面描写,又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颔联紧承上联而来,写自己与张籍的遭遇相同,都是被排挤出京城,远离故乡的人。“拒人千里外”,既写出了张籍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之情。“剧秦过”,以秦朝的暴政比喻当时的黑暗政治,既写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又表现出他对张籍的关心与担忧。

颈联由己及人,转而赞颂张籍的才华横溢。“才士出京洛”,既写出了张籍出身名门望族,又表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精深造诣;“明公施网罗”,既赞美了张籍的胸怀壮志,又表明了自己与他志同道合的深厚友谊。

尾联则表达了对张籍的深深眷恋之情。“独怜东海曲”,“东海曲”即《古从军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良将终不灭,惜哉两弃捐。忆昔西飞燕,双栖碧云间。”诗人借用这一典故,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对权贵们的不满与反抗之意。“属和寡阳河”,“属和”即应和、和韵的意思,“阳河”即黄河,诗人借用这一意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担忧。

全诗情感真挚,笔力遒劲,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有对权贵们的强烈不满,堪称一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