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七千里,江声连大荒。
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
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
八月十六日观潮
东下七千里,江声连大荒。
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
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
注释:
- 东下七千里:形容江水从东方流向西方,流淌了七千里。
- 江声连大荒:江水的声音与广袤的荒野相连。
- 荆扬一行潦:指荆门、扬子一带的水灾之后,洪水退去留下的一条条水流。
- 天地几流觞:指天地间仿佛是流水在举行酒宴一般。
- 灏气难浮动:形容天地之间的气势非常浩荡,难以被风吹动。
- 元精出混茫:指天地之间的元气,从混沌之中产生。
- 禹功明德远:指的是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和高尚的德行流传得很远。
- 太息旧当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当政者的叹息,可能是因为他们未能有效地治理洪水而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思考。
首句“东下七千里”,形象地描绘了江水从东方流向西方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江声连大荒”,进一步扩展了这个景象。江水的声音与广袤的荒野相连,给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感觉。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也让人对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接下来“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荆门、扬子一带的水灾之后,洪水退去留下的一条条水流,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道风景线。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两句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解读。这里的“灏气”和“元精”都是描述自然现象的关键词,分别代表了大气和元气。它们都象征着自然界的巨大能量和力量。这两句话强调了自然界的浩渺和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深深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这里提到了大禹的功绩和他高尚的德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一些感慨。这可能是由于他认为过去的一些政策或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他对于政治的某些方面存在不满。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