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外得静致,山人天所殊。
取怀乐相与,览兴况同符。
万类尽陈迹,一觞能自娱。
所之在游骋,不事托虚无。
注释:
事外得静致,山人天所殊。
在世外得到宁静的情趣,是山中的隐士所特有的。
取怀乐相与,览兴况同符。
我和你互相愉悦,心情和景致也相似。
万类尽陈迹,一觞能自娱。
各种景物都成为过去的记忆,一杯酒就能让我自己快乐起来。
所之在游骋,不事托虚无。
我们之所去的地方是游乐驰骋,并不寄情于虚无缥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全篇通过写隐士们的生活,表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诗中用“事外”、“取怀”、“览兴”、“万类”、“一觞”等关键词,突出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隐士们在山水之间的游乐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内心的自由和宁静。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首联“事外得静致,山人天所殊。” 描绘了隐士们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精神状态。他们远离尘嚣,不受世俗纷扰所困扰,内心保持一种平和与宁静。这种精神状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颔联“取怀乐相与,览兴况同符。” 进一步描述了隐士们彼此之间相互愉悦、心境相通的和谐关系。他们一起享受着自然美景带来的欢乐,彼此的心情和感受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颈联“万类尽陈迹,一觞能自娱。” 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隐士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他们把眼前的一切美好景物视为永恒的陈迹,而一杯美酒却能让他们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满足。这体现了隐士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尾联“所之在游骋,不事托虚无。”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们生活态度的理解和认同。他们所追求的并非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和美好时光。这种追求使诗人深感敬佩。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他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情感流露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隐士们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