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本空幻,词人清恨多。
采芳遗洛水,掬月吊湘娥。
所见旧如此,牢愁今若何。
徐熙能写似,消遣为情魔。
《落梅四首》
色相本空幻,词人清恨多。
采芳遗洛水,掬月吊湘娥。
所见旧如此,牢愁今若何。
徐熙能写似,消遣为情魔。
注释:
色相本空幻,指梅花的颜色和姿态虽然美丽,但都是虚幻的,没有实际的意义。词人清恨多,表示词人因为梅花的美丽而感到深深的忧愁和怨恨,这些忧愁和怨恨是无形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采芳遗洛水,掬月吊湘娥。
采芳遗洛水,指的是词人采集了梅花的香气后,将其洒落在洛水中,以此来纪念或者怀念逝去的人或事。掬月吊湘娥,则是说词人用手捧起月亮,以此来悼念湘江上的那位女子,即传说中的湘妃。
所见旧如此,牢愁今若何。
所见旧如此,指的是词人曾经看到过的景物和人事,现在仍然如此。牢愁今若何,则是问词人的忧愁之情是否已经消失或者改变了。
徐熙能写似,消遣为情魔。
徐熙能写似,指的是徐熙(唐朝画家)能够画出像样的梅花画来,这可能是因为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难以用笔墨完全捕捉,需要画家的灵感和技巧。消遣为情魔,则是说通过绘画来消磨自己的情感烦恼就像是一种魔咒一样,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梅花之美及其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的作品。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颜色、姿态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爱情、离别等复杂情感的体验。
诗的第一句“色相本空幻,词人清恨多”,诗人指出梅花的色相虽然美丽,但这些都是虚幻的存在,无法捉摸,因此词人的忧愁和怨恨也如同这虚幻的梅花一般,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里的“清恨”指的是词人内心对于失去的爱人或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和悲伤。
第二句“采芳遗洛水,掬月吊湘娥”,诗人以“采芳”和“掬月”两个动作来象征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留恋。同时,“吊湘娥”则可能暗示着对于逝去的情人的思念。
第三句“所见旧如此,牢愁今若何”,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失望。这里,“牢愁”意味着长期的忧愁和痛苦,而“今若何”则是一个反问句,询问自己的痛苦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第四句“徐熙能写似,消遣为情魔”,诗人以徐熙的画作比喻自己的心情,认为通过绘画来消磨自己的情感烦恼就像是一种魔咒一样。这里的“情魔”指的是困扰人们情感的各种因素或情绪,而“消遣为情魔”则是说通过绘画来暂时忘记痛苦,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一些舒缓。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爱情、离别等复杂情感的体验和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其独特的情感世界。